当前位置: 首页 > 视点访谈 >

做“韩赛”的粉丝

来源:中国译协网   发布时间:2016-01-12

 

1994年,我还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翻译课上从老师那里得知有《中国翻译》这本杂志,得知有这个竞赛,从此开始关注并参与“韩赛”,成为“韩赛”的铁杆粉丝。成为粉丝的第一个收获是,在初入翻译之门时,我受到了必要的鼓励。初识“韩赛”,并没有参赛的勇气,甚至连把原文翻译一遍的胆量也没有。总觉得原文太难,尤其是汉译英,高出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太多。上了硕士研究生后,觉得似乎有了点底气,手不禁痒了起来。一年级时把原文翻译完,修改了两遍,但自己很不满意,没敢投出去;第二年又是翻译完了修改了几遍,感觉比前一年好多了,在截稿前一天投了出去,几个月之后接到通知,竟然得了个优秀奖。虽然获奖等级不高,对我却是莫大的鼓励。原来我的译文质量也不是很差,也能入评审专家的“法眼”!因此,学习翻译的劲头更足了。到了第三年,“韩赛”开始时,恰好我的硕士论文已经完稿,可以把全部时间用来斟酌译文。我译了改,改了再译,循环往复,最后觉得差不多了,就寄了出去。结果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得了个二等奖。这下算是个“大奖”啦!心情的激动那是不用说的了!自此,毅然决然地走上了翻译之路。

回顾硕士毕业后的这十几年,我之所以走上学翻译、教翻译、做翻译、研究翻译的道路,“韩赛”给我打的这两针“兴奋剂”是最强的动因之一。成为粉丝的第二个收获是,我多了一个研习翻译的平台。翻译原文、阅读点评、对照参考译文,这看似简单的三步曲,在我的翻译成长道路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初上翻译课,老师就告诫我,要想强化翻译能力,提高自己的英汉语水平,阅读他人的经典译作是一门必修课。当时的普遍看法是,最好去阅读大部头的名家名译,既熟悉了经典,又学到了语言和翻译。杨必译的《名利场》等作品,我和我的同学们都读了好几遍。但阅读大部头著作实在耗时间。而且,大部头著作整体质量虽好,但也不是字字珠玑,偶尔也有似乎不那么精彩的地方。最要命的是,要是想自己先译一遍大部头,然后再与名家对照,实在有点行不通。迷茫中,我发现,《中国翻译》上的“翻译自学之友”和“韩赛”相关内容篇幅不长,对原文和译文分析都很透彻,读起来花费时间不多,收获却很大。相比之下,“韩赛”的参考译文和译文点评似乎读起来更过瘾,原因在于自己虽然不是年年都提交译文参赛,但每年都会把原文译一遍,多次打磨后,等到参考译文和译文点评刊登出来以后,再去对照阅读,这样对自己的弱点感受会更深。直到现在,我仍然保持着翻译“韩赛”原文、拜读参考译文和译文点评的习惯,并在学生中培养这种做法,把“韩赛”当作我翻译教学的第二课堂。结果,很多学生都养成了这种习惯,并像我一样获益匪浅。

成为粉丝的第三个收获是,我养成了良好的翻译作风。虽然老师们总会强调翻译时要多么细致、多么用心,总是强调“戴着脚镣跳舞”时应该多么审慎,但无论是完成翻译作业,还是给出版社“打工”,赶着交差的心理始终存在,数易其稿的情况并不太频繁。可是,一旦参加了“韩赛”,贯穿翻译全过程的“心虚”感,迫使我不得不一遍遍地审读原文,一遍遍地修改译文,查找资料、咨询专家,不到最后的期限绝不会交稿。就算交了稿,也还是心里没底,仍然会继续琢磨,有时还会有更得意的译文。等到参考译文刊出,一边对照参考译文,一边读着译文点评,这才发现自己苦思不得其解的难点,原来竟然这么简单;自己认为对的,原来根本就是错的;当然也会有自己非常得意的,居然和参考译文全无二致,连翻译的思路都和译文点评专家的意见完全一样。震惊与自得之余,再对自己的译文进行修改打磨,一篇大体上拿得出手的译文就出炉了。

要做翻译,就得坐冷板凳。中国译协和《中国翻译》编辑部联合相关高校,连续26年举办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让我看到了全国翻译领导机构和最高学术园地对翻译事业的信心和信念,让我看到了一种不计名利的执着与坚持。通过“韩赛”,我更是结识了许多不计名利、献身翻译的译师译友。有了“韩赛”这个媒介,我得以与这些同道和同行经常交流,切磋译技,相互打气,在翻译之路上倍感温暖。更加令人鼓舞的是,在“韩赛”的带动下,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翻译比赛,在比赛形式、比赛内容、参赛人员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对翻译的关注度。“韩赛”就如一个燎原的火种,在中华大地上燃起熊熊的翻译烈焰,温暖了众多翻译人的心。献身翻译的人甘愿坐冷板凳,在翻译中既能找到乐趣,也能得到满足,但“韩赛”点燃的激励之火,会让我们在冷板凳上坐得更开心、坐得更长久、坐得同伴越来越多…… (

作者韩子满博士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和1998年“韩赛”中分别获得优秀奖和二等奖,本文节选自《中国翻译》2015年第1期)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