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研究与学科建设专题论坛     从国家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翻译研究和学科建设问题 许钧 (4/5)     学术品格•文化战略•行业发展 祝朝伟 (4/6)     中国翻译研究:回望•反思•前瞻 谭载喜 (4/7)     拓展翻译研究的视野与空间推进翻译专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杨平 (4/9)     “梦圆”之后的忧思 谢天振(4/10)     当前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孙艺风(4/11)     超越“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国际化 王宁(4/12)     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 穆雷(4/13)     翻译批评的现状、问题与发展 蓝红军(4/15)     数字化时代翻译研究面对的新现象新课题 张莹(4/16)     理论研究     翻译研究之用及其可能的出路 许钧 (1/5)     新时代语境期待中国翻译研究的新突破 谢天振(1/13)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 孙艺风(1/16)     也论翻译研究之用 穆雷 (2/5)     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寓言视角解读 高乾 钟守满 (2/12)     一“名”之立:读/译散文《读画》─The Reading of a Painting 朱纯深 (2/18)     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 何三宁 (2/27)     民族主义、世界主义与翻译的文化协调作用 王宁 (3/5)     口译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困惑与出路 张威 (3/13)     道不同,亦相与谋——西方翻译研究范式与口译研究范式流变之比较 李德超、唐芳 (3/20)     认知翻译研究 王寅(4/17)     词汇翻译提取效率和操作机制的认知研究——基于不同二语水平者的实证调查 刘绍龙 胡爱梅(4/24)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再解读 曹丹红 (5/5)     西方翻译文体学研究(2006-2011) 邵璐 (5/10)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文本与文化关系研究——以《文学兴国策》为例 司显柱 卢明玉 (5/15)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新进展 肖开容 文旭 (6/5)     应用翻译研究视角的嬗变(2000-2012) 熊兵(6/11)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汉英文学翻译研究与词典编纂——以《红楼梦》“吃”熟语及其英译为例 刘泽权 张丹丹(6/18)     翻译教学     产业化视域下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 杨朝军(1/24)     高校MTI翻译与本地化课程教学实践 崔启亮(1/29)     基于问题学习的翻译教学研究——以MTI文化翻译课程为例 杨晓华(1/35)     真项目 真实践 真环境 真体验——基于北京师范大学MTI CAT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张政 张少哲 (2/43)     语块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会议口译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王建华 (2/47)     从译者失语看翻译教学的缺失环节 徐莉娜 (2/52)     探索案例教学法在翻译硕士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王玉西(4/41)     基于情境建构的口译教学观研究 刘育红 李向东(4/45)     本科翻译专业课堂中的理论训练——一门外语专业课的行动研究个案报告 吴青 (5/37)     论影视翻译课程的技术路径 肖维青 (5/44)     国内法律翻译教材现状分析(1992-2012) 赵军峰 罗雯琪 (5/48)     Standardisation and Benchmarking for Improving Translator Training Christina Schäfner(6/37)     MTI口译方向专业实习探索 任文(6/46)     译史纵横     早期英文法律词语的汉译研究——以19世纪中叶前后若干传教士著译书为考察对象 屈文生(1/40)     中哲西传,一代宗师——陈荣捷先生的翻译事业 刘敬国 项东(1/47)     翻译中的西方主义──以18─19世纪中国的政治、外交文献翻译为例 蒋骁华 (2/32)     浙籍译家群的生发及其缘由索隐 贺爱军 王文斌 (2/38)     晚清时期关于翻译政策的讨论 黄立波、朱志瑜 (3/26)     十七、十八世纪“四书”在欧洲的译介与出版 罗莹 (3/34)     玄奘《道德经》梵译思想研究 傅惠生(4/31)     翻译人才兴衰的历史反思——以清代满汉翻译人才为例 金卫国(4/36)     欲望化他者与言说自我——清末民初拜伦形象本土化中的译者主体身份检视 屠国元 李静 (5/19)     建国十七年外文出版社英译中国文学作品考察 倪秀华 (5/25)     泰戈尔翻译百年祭 颜治强(6/23)     “十大才子书”早期英译的西传模式 曾文雄 曹诚鹰(6/30)     书刊评介     文学翻译研究新视角——王东风《连贯与翻译》述评 彭秀林(1/51)     一部中国语料库翻译学的教科书——评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 张莹(1/54)     接受与影响:《翻译论集》经典之路考察 黄焰结 (2/59)     当代翻译研究的界面前瞻——《翻译研究批评性读本》述评 曾文雄 (2/65)     《口译认知研究》述评——兼谈博士论文的研究与写作 李光泽 (3/42)     翻译学:一个认知诗学的视角——《翻译学批判性导论》评介 侯林平 (3/46)     摇摆——翻译中的非理性和理性力量——读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和“摇摆”问题》 鲍晓英(4/53)     科技英语:文体、范式与翻译——方梦之《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评述 刘金龙(4/57)     评戴维•贝娄斯的新作Is That a Fish in Your Ear? 郑庆珠 孙会军 (5/31)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国古代的译语人》评介 唐芳 (5/34)     一部西方文学与中国现代性进程的互动史——祁寿华著《西方文学在中国与一个民族的翻译》评介 焦鹏帅(6/57)     会议综述     总结、反思与探索——第二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综述 宋志平 孟凡君 刘爱华 (2/69)     办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2年年会纪实报道 平洪 (3/54)     探究全球化时代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第九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述评 刘和平 许明 (5/53)     TAUS Back in China Jaap Van Der Meer (5/60)     翻译与本地化技术教学论坛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技术教学实践 王华树 (3/57)     技以载道,道器并举——对地方高校MTI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的思考 朱玉彬 (3/63)     厘清认识,接轨产业——参加2012年MTI专业师资翻译与本地化技术培训有感 陈文安 (3/66)     现代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田艳 (3/69)     学人访谈     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汉英翻译家葛浩文与林丽君访谈录 李文静(1/57)     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访谈 张文 沈小燕 (2/78)     文学译介、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家毕飞宇访谈录 高方、毕飞宇 (3/49)     五十年心血译中国——翻译大家沙博理先生访谈录 洪捷(4/62)     做好MTI教育评估工作,促进MTI教育健康发展——何其莘教授访谈录 何其莘 苑爱玲(6/52)     译家译事     我译《大唐狄公案》的酸甜苦辣 陈来元 (2/82)     翻译评论     对一些常用英汉词语对译用法的辨析 陈明明(1/61)     “国民财富”不可改作“国家财富”——就《国富论》译名与谢祖钧先生商榷 包振宇 曹斌(1/64)     我同许渊冲在译杜问题上的两次论战 章学清 (2/86)     翻译伦理与翻译实践——谈我国部分英文版专业期刊的编辑和翻译质量 方梦之 (2/92)     从翻译伦理视角论译者有意识的“不忠”——以电影《叶问Ⅰ》和《翻译风波》为例 臧夏雨 (2/95)     译本的历史记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解读 王东风、李宁 (3/75)     报刊新词典型误译现象透视 余秋平 (3/83)     也谈“Cabbages and Kings”的汉译 张顺生 (3/87)     元剧《赵氏孤儿》翻译与改写的文化调适 吕世生(4/65)     译名与义理:“是学”、“象(相)”和“抽象主义” 李睿(4/70)     安乐哲、 郝大维《中庸》译本与美国实用主义 谭晓丽(4/75)     海运提单常见翻译错误述评 刘白玉(4/80)     《红楼梦》的梦幻话语与移译——评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 方开瑞 (5/62)     翻译目的与登译《水浒传》语言文化知识误译 温秀颖 (5/67)     “Civil Society”概念翻译述评——兼谈对中西方社会的理解与表述 林巍 (5/72)     中国法律术语对外翻译面临的问题与成因反思——兼谈近年来我国法律术语译名规范化问题 屈文生(6/68)     “达旨”与细节 林克难(6/76)     行业研究     2011年企业语言服务人才需求分析及启示 王传英(1/67)     出版翻译中的项目管理 徐彬 郭红梅(1/71)     翻译风险识别 王惠 雷艳妮 (2/73)     2012年及未来几年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韦忠和 (3/71)     中国翻译行业立法之路:来自德国的借鉴 蒋莉华 王化平 严荔(4/49)     语言服务:中国翻译行业的全新定位 袁军 (5/80)     文化强国的法律保障:加强我国翻译立法的思考——基于文化语境下翻译与权力关系的考察 王隆文(6/60)     企业语言资产内容研究与平台建设 崔启亮(6/64)     翻译技术     机器翻译译文错误分析 罗季美 李梅 (5/84)     翻译笔谈     悟道与译道 梅德明 (5/78)     业界视点     翻译行业的未来与维护人民的语言权利——第19届世界翻译大会侧记 吴志杰(1/76)     考试园地     CATTI 英语口译实务(二级)考试的定位与备考思路 王燕 (5/90)     学术争鸣     再谈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 许渊冲(4/83)     对“互文性”理论运用于国内翻译批评的反思 曹山柯(4/91)     同一性?身份?认同?——克罗宁和根茨勒近作中Identity汉译之“辩正” 黄睿(4/96)     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中的翻译问题 周开林(6/80)     也谈新词的翻译——对“报刊新词典型误译现象透视”一文的商榷 叶红卫(6/83)     译技探讨     英汉翻译实践中的词义误区 蔡力坚(1/78)     《中国名园》英译策略探讨 李梅(1/83)     党政文献汉英翻译中搭配冲突的调查 唐义均(1/87)     中美网站企业概况的文本对比与外宣英译 卢小军(1/92)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论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思维的转换与重写 王爱琴(1/98)     翻译还是重命名——语用翻译中的主体性 何自然 李捷(1/103)     电话口译在我国的一次重要实践——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的电话口译 詹成 索若楠(1/107)     文学翻译中绘画因子的借用 张保红 刘士聪 (2/98)     西方哲学经典文本的翻译目标和策略——《谈谈方法》一书的翻译体会 石春让 王江超 (2/104)     略议“同比”与“环比”的翻译 田传茂 (2/108)     “加法”技巧在中国文化内容编译中的运用 郭辉 (2/113)     如何做好联合国的笔译工作 蔡力坚 (3/89)     试论戏剧翻译的特色 张香筠 (3/94)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伦理探讨——以白睿文、陈毓贤英译《长恨歌》为例 吴赟 (3/98)     典籍英译中深度翻译的类型与功能——以《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为例 王雪明 杨子(3/103)     全球化视阈下的服饰文化翻译研究从“头”谈起 张慧琴、徐珺(3/109)     翻译程序之为用大矣——以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汉译英一等奖译文为例 万兆元(3/113)     论法律文本中“权利”和“权力”的表述和翻译 李克兴(4/98)     体育文本的类型与翻译探析 罗永洲(4/104)     从言语幽默概论视角探讨汉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围城》原著及英译本为例 戈玲玲 何元建(4/108)     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英语”样本分析——基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2009-2010)的一项实证研究 范勇(4/112)     法律位阶与汉语法律名称的英译 陈小全 强凤华 (5/96)     法规文件名称“管理办法”的英译探讨 刘法公(5/102)     科技新词文化特征分析及翻译策略研究 张易凡 许明武(5/105)     论汉英翻译中的语义韵问题 唐义均(5/109)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关于新词语和时尚词语英译的再思考 任开兴(5/113)     汉英翻译过程中的语篇补偿 平洪(6/85)     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公示语翻译研究 刘迎春 王海燕(6/89)     大选之年话“草根” 余静(6/93)     从“争议岛屿”来看外宣翻译工作中的政治意识 朱义华(6/96)     以《围城》德译本为例浅析文字游戏的翻译 王静(6/99)     •自学之友•     英译汉:Friendship(Ralph Waldo Emerson) 朱力安 朱墨 叶子南 译(1/111)     翻译导读:翻译还是释义─再谈文学翻译 叶子南(1/113)     汉译英:断弦(雨瑞) 黄俊雄(1/117)     翻译导读:典型中国词语英译技巧 黄俊雄(1/119)     英译汉:Caterpillar Afternoon(Sue Hubbell) 刘士聪 译 (2/116)     翻译导读:翻译细节 刘士聪 (2/118)     汉译英:典籍中的“天”意(林巍) 林巍译 (2/120)     翻译导读:比较文化视阈下的语境斟酌 林巍 (2/122)     英译汉:Poverty and Recovery 常玉田 译(3/117)     翻译导读:锱铢必较,数词须规范——兼谈商务英译汉的特点 常玉田(3/118)     汉译英:人湖和谐:让“生命之源”永续 袁晓宁 译(3/121)     翻译导读:外宣英译中的改写现象探究——以“南京湖泊宣言”翻译为例 袁晓宁(3/123)     英译汉:Extracts from The Apple Tree (J. Galsworthy) 曹明伦 译注(4/117)     翻译导读:谈翻译中的文化移植和信息补偿——兼答“自学之友”栏目读者的相关问题 曹明伦(4/119)     汉译英:(1)都市之夜(2)夕阳与晨曦(吴冠中) 王维东 译注(4/122)     翻译导读:译者的“问题意识” 王维东(4/124)     英译汉:A Poem from Rubaiyat (Omar Khayyam) 叶子南 译(5/118)     翻译导读:从一首诗的翻译看文学翻译 叶子南(5/118)     汉译英: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冯骥才) 孟庆升 刘士聪 译(5/121)     翻译导读:关于汉英句子转换 孟庆升 刘士聪(5/123)     英译汉:Sustainable Energy for All 蔡力坚译(6/102)     翻译导读:脱胎换骨,再现实意 蔡力坚(6/104)     汉译英:释放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是关键(余丰慧) 陈小全译(6/106)     翻译导读:商务语篇翻译与相似文本借鉴 陈小全(6/107)     •词语选译•     中国法律体系用语选译 (1/121)     文化体制改革词语选译 (2/126)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用语选译 (3/126)     中国译协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暨外事翻译委员会第23届中译英研讨会讨论词汇选登(4/126)     温家宝谈可持续发展 (5/124)     李克强谈中国城镇化进程 (6/109)     英文摘要 (1/122)(2/128)(3/128)(4/127)(5/128)(6/127)     第二十四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原文及参赛规则 (1/126、128、封三)     第二十四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揭晓 (6/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