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加油器——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式上的书面讲话(许嘉璐)

  发布时间:2015-12-25
 2004年11月4日
各位理事,各位同志: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今天下午在北京开幕,让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因为重要公务在外而不能出席今天的会议,只能作一个书面发言,以此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向远道而来参加会议的国际译联主席贝蒂·科恩女士和国际译联的其它执委,表示问候和欢迎。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的老朋友。2001年和2002年,我曾应邀出席你们分别在钓鱼台国宾馆和西苑饭店举行的两次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并为受表彰者颁发荣誉证书。当我把荣誉证书颁发给那些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翻译家并与他们紧紧握手时,他们兴奋庄重的情绪深深打动了我。从他们的脸上和他们的目光中,我感受到他们对终生从事并做出突出贡献的翻译事业充满了自豪感和幸福感,这不能不让我对那些老翻译家们充满敬意。
我是研究语言学的,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语言学和翻译学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我有许多朋友是从事翻译或外语教学的,因此我对翻译工作并不陌生。
我认为翻译工作十分重要,这是由翻译活动的社会性决定的。翻译活动最本质的作用是为人类拆除语言文字障碍,促成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这种沟通与交流的结果,往往能启迪新的感悟、新的智慧、新的视角,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推动力,这是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不可缺少的加油器。最有说服力的例证当属《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大量马列经典著作的译入中国。这些社科类经典译入中国,并经中国人在实践中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便使中国社会发生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世人瞩目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地球“变小”的今天,怎么评价翻译工作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我认为可以说,近百年来中国的翻译工作是世界翻译史上十分光彩的一页。
西方有人在评论《圣经》翻译的重要意义时曾给予翻译工作者这样的赞誉:“翻译如同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进来;翻译如同砸碎硬壳,让我们享用果仁;翻译如同拉开帷幕,让我们能窥见最神圣的殿堂;翻译如同揭开井盖,让我们汲取甘泉。”说得真好啊!这里不仅说出人类社会多么需要翻译工作,也说出翻译工作者的职业是多么的光荣和崇高。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翻译工作者始终是沟通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传播人类先进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先行的群体。因此,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翻译事业的发展。共和国成立之后,很快组建起各类培养翻译人才的大专院校和从事翻译工作的专门机构。有的翻译机构,如中国译协的主管单位国际新闻局(中国外文局的前身),早在建国前夕就着手筹备,并与新中国同日诞生。55年来,广大翻译工作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翻译工作者的作用更加凸显,任务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不难设想,一个全面开放、蓬勃发展的社会,没有同样蓬勃发展的翻译事业,该会是什么样子。
国际翻译家联盟给2004年国际翻译日确定了:“多语并存与文化多元性”这样一个令人赞赏的主题。我十分赞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文化多元性的全球宣言中对关于“人类文化的多元性犹如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一样必要”的提法。因为一个多语并存,不同文化共生,又通过翻译使之互相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存共荣的多彩世界,才是大家共同的期盼。
各位理事: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外宣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外宣工作中的作用。我希望你们的全国理事会会议能遵循会议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开创译协工作的新局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中国经济正快步融入世界,空前开放的中国,呼唤翻译事业的发展。广大的翻译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愿大家以满腔的热情,渊博的学识,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中,为中华和平崛起大展宏图,为促进各国交流,维护世界和平多做贡献。
最后预祝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