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服务行业规范

来源:中国译协网   发布时间:2015-12-14

本地化业务基本术语
2011年6月17日发布
中国翻译协会
前 言

中国翻译协会是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教学与培训、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相关咨询业务在内的语言服务行业的全国性组织。制定中国语言服务行业规范,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是中国翻译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
ZYF 001-2011《本地化业务基本术语》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综合
——服务角色
——服务流程
——服务要素
——服务种类
——技术
本规范由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编写,由中国翻译协会发布。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林怀谦、蔺熠、黄翔、崔启亮、高炬、桂梅、王祖更、黄长奇、周长青、杨颖波、魏泽斌。
本规范于2011年6月17日首次发布。
本地化业务基本术语
1 范围
本规范定义本地化业务相关的若干关键术语,包括综合、服务角色、服务流程、服务要素、服务种类和技术六大类别。
本规范适用于本地化服务和翻译服务。
2 综合
2.1本地化 Localization ( L10N)
将一个产品按特定国家/地区或语言市场的需要进行加工,使之满足特定市场上的用户对语言和文化的特殊要求的软件生产活动。
2.2国际化 Internationalization (I18n)
在程序设计和文档开发过程中,使功能和代码设计能够处理多种语言和文化传统,从而在创建不同语言版本时,不需要重新设计源程序代码的软件工程方法。
2.3全球化 Globalization (G11n)
软件产品或应用产品为进入全球市场而必须进行的系列工程和商务活动,如正确的国际化设计、本地化集成,以及在全球市场进行市场推广、销售和支持的全部过程。
2.4本地化能力 Localizability
不需要重新设计或修改代码、将程序的用户界面翻译成任何目标语言的能力。本地化能力是表征软件产品实现本地化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2.5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QA)
系统性地对项目、服务或其他交付物进行全方位监控和评估以确保交付物符合质量标准的方法和流程。
2.6第三方质量保证 Third-party QA
客户指定独立的第三方对某本地化服务提供商的交付物执行质量监控和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2.7翻译错误率 Translation Error Rate
一个度量翻译质量的指标,通常按每千字中出现的错误的比例来计算。
2.8文件格式 File Format
以计算机文档形式保存文字内容时采用的格式规定,也称文件类型。一般通过文件扩展名加以区分,如doc、pdf、ttx 等。
2.9用户界面 User Interface (UI)
软件中与用户交互的全部元素的集合,包括对话框、菜单和屏幕提示信息等。
2.10用户帮助 User Assistant (UA)
也称联机帮助 (Online Help),或者用户教育(User Education, UE),指集成在软件当中,为最终用户方便快捷的使用软件而提供的操作指南。借助用户帮助,用户可以在使用软件产品时随时查询相关信息。用户帮助代替了书面的用户手册,提供了一个面向任务的、快捷的帮助信息查询环境。
2.11电子学习资料 E-learning Materials
各种形式的、用于教学/自学的电子资料与媒体的统称。
2.12服务角色 Role of service
产品本地化实施过程中承担不同任务的各种角色。
2.13服务流程 Process of service
产品本地化实施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系列过程。
2.14服务要素 Element of service
产品本地化流程中的各种输入输出对象。
2.15服务种类 Types of service
提供本地化服务的类别。
2.16本地化技术 Technology of localization
产品本地化过程中应用的各项技术的统称。
2.17多字节字符集 Multi-byte Character Set
每个字符用单个字节或两个字节及以上表示的字符集。
2.18现场服务 Onsite service
指服务提供商派遣专业人才到客户方的工作场所内工作的一种外包服务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客户既能够自己控制和管理项目,同时又得充分利用外部的专业人才。
2.19信息请求书 Request for Information (RFI)
客户向服务提供商发出的,请求后者提供其服务产品及服务能力方面基本信息的文件。客户通过向提供商发出 RFI 并获取反馈,以达到收集信息并帮助确定下一步行动的目的。RFI 不是竞标邀请,也不对客户或提供商构成采购服务或提供服务的约束。
2.20提案请求书 Request for Proposal (RFP)
客户向服务提供商发出的,请求后者就某特定的服务或项目提供提案的文件。客户通常会将 RFP 发给已获得一定程度认可的提供商。RFP 流程可以帮助客户预先识别优势及潜在的风险,并为采购决策提供主要参考。RFP 中的要求描述得越详细,获得的提案反馈信息就越准确。客户在收到提案反馈后,可能会与提供商召开会议,以便指明提案中存在的问题,或允许提供商进一步说明其技术能力。客户将基于 RFP 流程的结果挑选部分或全部提供商参加后续的竞标活动。
2.21报价请求书 Request for Quote (RFQ)
客户向服务提供商发出的,请求后者就具体的服务项或项目提供报价的文件。
3 服务角色
3.1本地化服务提供商 Localization Service Provider, Localization Vendor
提供本地化服务的组织。本地化服务除包括翻译工作以外,还包括本地化工程、本地化测试、本地化桌面排版,以及质量控制和项目管理等活动。
3.2单语言服务提供商 Single Language Vendor (SLV)
仅提供一种语言的翻译或本地化服务的组织。可以包括兼职、团队或公司。
3.3多语言服务提供商 Multi-Language Vendor, (MLV)
提供多种语言的翻译、本地化服务、以及各种增值服务的组织。大多数 MLV 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多个分公司和合作伙伴。
3.4本地化测试服务提供商 Localization Testing Service Provider , Localization Testing Vendor
提供本地化测试服务的组织。主要服务是对本地化软件的语言、用户界面以及本地化功能等方面进行测试,以保证软件本地化的质量。
3.5翻译公司 Translation Company
提供一种或多种语言的翻译服务的组织。主要服务包括书面翻译、口译、同声传译等。
3.6服务方联系人 Vendor Contact
服务方中面向客户的主要联系人。
3.7客户 Client
购买本地化服务的组织。
3.8客户方联系人 Client Contact
客户方中面向服务提供商的主要联系人。
3.9客户方项目经理 Client Project Manager
在客户方组织内,负责管理一个或多个本地化或测试项目的人员。该人员通常是客户方的项目驱动者和协调者,通常也是客户方的主要联系人之一。该人员负责在指定期限内,管理服务提供商按预定的时间表和质量标准完成项目。
3.10服务方项目经理 Vendor Project Manager
在本地化服务提供商组织内,负责管理一个或多个本地化或测试项目的人员。该人员通常是服务方的项目执行者和协调者,通常也是服务方的主要联系人之一。该人员负责在指定期限内,按客户预定的时间表和质量标准完成项目交付。
3.11全球化顾问 Globalization Consultant
该角色人员主要负责对全球化相关的战略、技术、流程和方法进行评估,并就如何实施、优化全球化及本地化的工作提供详细建议。
3.12国际化工程师 Internationalization Engineer
在实施产品本地化之前,针对国际化或本地化能力支持方面,分析产品设计、审核产品代码并定位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提供国际化工程支持的人员。
3.13本地化开发工程师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Engineer
从事与本地化相关的开发任务的人员。
3.14本地化测试工程师 Localization Testing Engineer, Localization Quality Assurance (QA) Engineer
负责对本地化后软件的语言、界面布局、产品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试、以保证产品本地化质量的人员。有时也称为本地化质量保证 (QA) 工程师。
3.15本地化工程师 Localization Engineer
从事本地化软件编译、缺陷修正以及执行本地化文档前/后期处理的技术人员。
3.16译员 Translator
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人员。
3.17编辑 Reviewer, Editor
对照源文,对译员完成的翻译内容进行正确性检查,并给予详细反馈的人员。
3.18审校 Proofreader
对编辑过的翻译内容进行语言可读性和格式正确性检查的人员。
3.19排版工程师 Desktop Publishing Engineer
对本地化文档进行排版的专业人员。
3.20质检员 QA Specialist
负责抽样检查和检验译员、编辑、审校、测试工程师等所完成任务的质量的人员。
4 服务流程
4.1本地化工程 Localization Engineering
本地化项目执行期间对文档进行的各种处理工作的统称,其目的是为了方便翻译并确保翻译后的文档能够正确编译及运行。其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抽取和复用已翻译的资源文件,以提高翻译效率和一致性;
﹒校正和调整用户界面控件的大小和位置,以确保编译出正确的本地化 软件;
﹒定制和维护文档编译环境,以确保生成内容和格式正确的文档;
﹒修复软件本地化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以提高软件本地化的质量。
4.2项目分析 Project Analysis
分析具体项目的工作范围、所包含的作业类型和工作量以及资源需求等。该工作通常在项目启动前进行。
4.3项目工作量分析 Workload Analysis
针对项目任务的定量分析,通常包括字数统计、排版、工程和测试等工作量的综合分析。
4.4译文复用 Leverage
本地化翻译过程中,对已翻译内容进行循环再利用的方法和过程。
4.5报价 Quote
本地化服务提供商对客户方特定项目或服务招标询价的应答,通常以报价单形式呈现。
4.6项目计划 Project Plan
基于项目工作量分析结果制定的、需经过审批的标准文档,是项目执行和进度控制的指南。项目计划通常包括项目周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相应决策及里程碑、客户已确认的工作范围、成本以及交付目标等。
4.7启动会议 Kick-off meeting
本地化项目正式开始之前召开的会议,一般由客户方和服务方的项目组主要代表人员参加。主要讨论项目计划、双方职责、交付结果、质量标准、沟通方式等与项目紧密相关的内容。
4.8发包 Hand-off
客户方将项目文件、说明、要求等发给服务提供商。
4.9术语提取 Terminology Extraction
从源文件及目标文件中识别并提取术语的过程。
4.10翻译 Translation
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一般由本地化公司内部或外部译员执行翻译任务。
4.11校对 Review, Editing
对照源文,对译员完成的翻译内容进行正确性检查,并给予详细反馈的过程;一般由本地化公司内部经验丰富的编辑执行校对任务。
4.12审查 Proofreading
对编辑过的翻译内容进行语言可读性和格式正确性检查的过程;一般由本地化公司内部的审校人员执行审查任务。
4.13转包 Sub Contracting
将某些本地化任务转交给第三方公司、团队或个人完成的活动,如将一些翻译工作外包给自由译员完成。
4.14翻译质量评估 Transl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抽查一定字数的翻译内容,根据既定的错误允许率评定翻译质量的过程。
4.15一致性检查 Consistency Check
对文档内容执行的一种检查活动,其目的是确保文档中所描述的操作步骤与软件实际操作步骤保质一致,文档中引用的界面词与软件实际界面内容保质一致,文档中的章节名引用以及相同句式的翻译等保持一致。
4.16桌面排版 Desktop Publishing ( DTP)
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文档、图形和图像进行格式和样式排版,并打印输出的过程。
4.17搭建测试环境 Setup Testing Environment
根据客户方对测试环境的要求,安装并配置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环境,确保测试环境与客户要求完全一致。
4.18测试 Testing
编写并执行测试用例,发现、报告并分析软件缺陷的过程。
4.19缺陷修复 Bug Fixing
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方法,对所报告的各种缺陷进行修复,并集成到软件产品中的过程。
4.20界面布局调整 Dialog Resizing
在与源文件界面布局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调整翻译后用户界面控件的大小和位置,保证翻译后的字符显示完整美观。
4.21交付 Delivery, Handback
也称“提交”,指遵循约定的流程和要求将完成的本地化产品及附属相关资料交付给客户方的过程。
4.22资源调配 Resource Allocation
为本地化项目合理安排人员、设备及工具的过程。
4.23定期会议 Regular Meeting
客户方和服务提供商的主要参与人员定期开会(如周会),对项目进度、质量控制、人员安排、风险评估进行有效沟通。
4.24状态报告 Status Report
客户方与服务方之间一种较为正式的书面沟通方式,目的是使项目双方了解项目的当前执行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以及针对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等。发送频率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每周一次。
4.25语言适用性评估 Language Usability Assessment (LUA)
向最终用户收集有关本地化语言质量的反馈,进而使本地化语言质量标准与用户期望趋向一致。
4.26季度业务审核 Quarterly Business Review (QBR)
每个季度客户方与服务方之间定期召开的会议。会议内容通常包括本季度项目回顾与总结、出现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下季度新的项目机会等。
4.27项目总结 Post-mortem
本地化项目完成后,对项目执行情况、成功因素及经验教训等进行分析和存档的过程。
4.28时间表 Schedule
描述各种任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时间、以及任务之间依存关系的列表。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现。
4.29生产率 Productivity
衡量投入的资源与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之间关系的指标,如每天翻译字数或每天执行的测试用例数。
5 服务要素
5.1服务级别协议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
客户方和服务方约定本地化服务的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责任和义务的协议。
5.2工作说明书 Statement of Work (SOW)
在本地化项目开始之前,客户方编写并发送给服务方的工作任务描述文档。
5.3报价单 Quotation
服务方按照客户方询价要求,根据工作量评估结果向客户方提交的报价文件。其中通常包含详细的工作项、工作量、单价、必要的说明以及汇总价格。
5.4采购订单 Purchase Order (PO)
在本地化项目开始之前,客户方根据报价单提供给服务方的服务采购书面证明,是客户方承诺向服务方支付服务费用的凭证。
5.5本地化包 Localization Kit
由客户方提供的,包含要对其实施本地化过程的源语言文件、使用的工具和指导文档等系列文件的集合。本地化项目开始前,客户方应将其提供给服务提供商。
5.6本地化风格指南 Localization Style Guide
一系列有关文档撰写、翻译和制作的书面标准,通常由客户方提供,其中规定了客户方特有的翻译要求和排版风格。本地化风格指南是服务方进行翻译、用户界面控件调整和文档排版等作业的依据。
5.7源文件 Source File
客户方提供的、用以执行本地化作业的原始文件。
5.8目标文件 Target File
翻译为目标语言并经工程处理后生成的、与源文件格式相同的结果文件。
5.9术语 Terminology
在软件本地化项目中,特定于某一领域产品、具有特殊含义的概念及称谓。
5.10词汇表 Glossary
包含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关键词及短语的翻译对照表。
5.11检查表 Checklist
待检查项的集合。根据检查表进行检查,可以确保工作过程和结果严格遵照了检查表中列出的要求。检查表需要签署,指明列出的检查项是否已完成以及检查人。检查表可以由客户提供,也可以由本地化公司的项目组创建。
5.12字数 Wordcount
对源语言基本语言单位的计数。通常使用由客户方和服务方共同协定的特定工具进行统计。
5.13测试用例 Test Case
为产品测试而准备的测试方案或脚本,通常包含测试目的、前提条件、输入数据需求、特别关注点、测试步骤及预期结果等。
5.14测试脚本 Test Script
为产品测试准备的、用来测试产品功能是否正常的一个或一组指令。手动执行的测试脚本也称为测试用例;有些测试可以通过自动测试技术来编写和执行测试脚本。
5.15测试环境 Testing Environment
由指定的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被测软件共同构建的、供测试工程师执行测试的操作环境。
5.16缺陷库 Bug Database
供测试工程师报告缺陷用的数据库,通常在项目开始前客户方会指定使用何种缺陷库系统。
5.17缺陷报告 Bug Report
也称为缺陷记录,是记录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的文档。缺陷报告通常包括错误描述、复现步骤、抓取的错误截图和注释等。
5.18项目总结报告 Post Project Report (PPR)
本地化项目完成后,由客户方和服务方的项目经理编写的关于项目执行情况、问题及建议的文档。
5.19发票 Invoice
服务方提供给客户方的收款书面证明,是客户方向服务方支付费用的凭证。
6 服务种类
6.1 本地化测试 Localization Testing
对产品的本地化版本进行的测试,其目的是测试特定目标区域设置的软件本地化的质量。本地化测试的环境通常是在本地化的操作系统上安装本地化的产品。根据具体的测试角度,本地化测试又细分为本地化功能测试、外观测试(或可视化测试)和语言测试。
6.2 翻译服务 Translation Service
提供不同语言之间文字转换的服务。
6.3 国际化工程 Internationalization Engineering
为实现本地化,解决源代码中存在的国际化问题的工程处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分析、存储、检索、显示、排序、搜索和转换;
·语言区域和文化,包括数字格式、日期和时间、日历、计量单位、货币、图形以及音频;
·用户界面,包括硬编码、文本碎片、歧义、空间限制、字体、图层和大小信息。
6.4 排版服务 Desktop Publishing (DTP)
根据客户方的特定要求,对文档以及其中的图形和图像进行格式调整,并打印输出的服务。
6.5 本地化软件构建 Localized Build
根据源语言软件创建本地化软件版本的工程服务。
6.6 本地化功能测试 Localization Functionality Testing
对产品的本地化版本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本地化后的产品符合当地标准或惯例,并保证各项原有功能无损坏或缺失。
6.7 语言测试 Linguistic Testing
对产品的本地化版本进行测试,以确保语言质量符合相应语言要求的过程。
6.8 界面测试 Cosmetic Testing / User Interface (UI) Testing
对产品的本地化版本的界面进行测试,以确保界面控件的位置、大小适当和美观的过程。
6.9 机器翻译 Machine Translation (MT)
借助术语表、语法和句法分析等技术,由计算机自动实现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翻译的过程。
6.10 机器翻译后期编辑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对机器翻译的结果进行人工编辑,以期达到与人工翻译相同或近似的语言质量水平的过程。
6.11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贯穿于整个本地化项目生命周期的活动;要求项目经理运用本地化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进行资源规划和管理,并对预算、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以确保项目能够按客户方与服务方约定的时间表和质量标准完成。
6.12 联机帮助编译 Online Help Compilation
基于源语言的联机帮助文档编译环境,使用翻译后的文件生成目标语言的联机帮助文档的过程。
7 技术
7.1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XML 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存储语言,它使用一系列简单的标记描述数据。XML 是 Internet 环境中跨平台的、依赖于内容的技术,是当前处理结构化文档信息的有力工具。
7.2翻译记忆交换标准 T Translation Memory eXchange(TMX)
TMX 是中立的、开放的 XML 标准之一,它的目的是促进不同计算机辅助翻译 (CAT) 和本地化工具创建的翻译记忆库之间进行数据交换。遵从 TMX 标准,不同工具、不同本地化公司创建的翻译记忆库文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
7.3断句规则交换标准 Segmentation Rule eXchange (SRX)
LISA 组织基于 XML 标准、针对各种本地化语言处理工具统一发布的一套断句规则,旨在使 TMX 文件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方便地进行处理和转换。通过该套标准,可使不同工具、不同本地化公司创建的翻译记忆库文件很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
7.4 XML 本地化文件格式交换标准 XML Localization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XLIFF)
XLIFF 是一种格式规范,用于存储抽取的文本并且在本地化多个处理环节之间进行数据传递和交换。它的基本原理是从源文件中抽取与本地化相关的数据以供翻译,然后将翻译后的数据与源文件中不需要本地化的数据合并,最终生成与源文件相同格式的文件。这种特殊的格式使翻译人员能够将精力集中到所翻译的文本上,而不用担心文本的布局。
7.5术语库交换标准 Term Base eXchange(TBX)
TBX 是基于 ISO 术语数据表示的 XML 标准。一个 TBX 文件就是一个 XML 格式的文件。采用 TBX,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在不同格式的术语库之间交换术语库数据。
7.6计算机辅助翻译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CAT)
为了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需要翻译的文本进行内容处理的辅助翻译技术。
7.7翻译分段 Translation Segment
指语意相对明确完整的文字片段。翻译分段可以是一个单字、一个或多个句子,或者是整个段落。翻译分段技术可以将段落拆分成句子或短语片段。
7.8罚分 Penalty
计算源文件中的待翻译单元与翻译记忆库中翻译单元的源语言的匹配程度时使用的基准。除了根据文字内容的不同自动罚分外,用户还可以自定义某些条件的罚分,如格式、属性字段、占位符不同,使用了对齐、机器翻译技术或存在多个翻译等情况。
7.9对齐 Alignment
本地化翻译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关联源语言文档和目标语言文档创建预翻译数据库的过程。使用翻译记忆工具可以半自动化地完成此过程。
7.10翻译记忆库 Translation Memory (TM)
一种用来辅助人工翻译的、以翻译单元(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对)形式存储翻译的数据库。在 TM 中,每个翻译单元按照源语言的文字分段及其对应的翻译语言成对存储。这些分段可以是文字区块、段落、单句。
7.11术语库 Term-Base
存储术语翻译及相关信息的数据库。多个译员通过共享同一术语库,可以确保术语翻译的一致性。
7.12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 Rule-based MT
指对语言语句的词法、语法、语义和句法进行分析、判断和取舍,然后重新进行排列组合,生成对等意义的目标语言的机器翻译方法。
7.13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 Statistic-based MT
以大量的双语语料库为基础,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词汇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然后根据统计规律输出译文的机器翻译方法。
7.14内容管理系统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MS)
用于创建、编辑、管理、检索以及发布各种数字媒体(如音频、视频)和电子文本的应用程序或工具。通常根据系统应用范围分为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网站内容管理系统、组织单元内容管理系统。
7.15伪本地化 Pseudo localization
把需要本地化的字符串按一定规则转变为“伪字符串”并构建伪本地化版本的过程。在伪本地化的软件上进行测试,可以验证软件是否存在国际化问题,用户界面控件的位置和大小是否满足特定语言的要求。
7.16硬编码 Hard Code
一种软件代码实现方法,是指编程时,把输入或配置数据、数据格式、界面文字等直接内嵌在源代码中,而不是从外部数据源获取数据或根据输入生成数据或格式。
7.17缺陷 Bug
软件产品在功能、外观或语言描述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通常在质量保证测试期间由测试工程师将发现的缺陷上报,并分别由客户方、本地化工程人员或翻译人员解决。
7.18优先级 Priority
同时存在多种选择时应遵循的先后次序,如词汇优先级、本地化样式手册优先级、缺陷优先级等。例如:在软件本地化过程中,缺陷的优先级通常按如下规则确定:
6.18.1 - 缺陷应立即修复,否则产品不能发布;
6.18.2 - 缺陷不需要立即修复,但如果不修复,产品不能发布;
6.18.3 - 缺陷不是必须修复,是否修复取决于资源、时间和风险状况。
7.19严重程度 Severity
指所发现的缺陷对相关产品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严重程度较高的缺陷可能会影响产品的按时发布。软件缺陷的严重程度通常分为四级:
﹒关键 (Critical):导致系统或软件产品自身崩溃、死机、系统挂起或数据丢失,主要功能完全失效等
﹒高 (High):主要功能部分失效、次要功能完全失效、数据不能保存等
﹒中 (Middle):次要功能无法完全正常工作但不影响其他功能的使用
﹒低 (Low):影响操作者的使用体验(如感觉不方便或不舒服),但不影响功能的操作和执行
7.20重复 Repetition
在翻译字数统计中,重复是指源语言中出现两次及以上的相同文本。
7.21模糊匹配 Fuzzy Match
源文件中的待翻译单元与翻译记忆库中翻译单元的源语言局部相同。模糊匹配的程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称为复用率。
7.22完全匹配 Full Match
源文件中的待翻译单元与翻译记忆库中翻译单元的源语言完全相同,其模糊匹配的程度(复用率)为100%。
7.23新字 New Word
模糊匹配程度(复用率)低于某一设定阈值的源语言单词或基本语言单位。
7.24加权字数 Weighted Word Count
根据待翻译单元的复用率,对其字数加权计算后得到的待翻译字数。'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兼职教师认证规范
2011年7月26日发布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中国翻译协会
前 言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全面落实校内外双导师制,吸收翻译行业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的要求,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翻译协会联合制定并发布本规范。
本规范起草人:姜永刚、平洪、穆雷、赵军峰、黄长奇、杨平。
本规范于2011年7月26日首次发布。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职教师认证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旨在明确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兼职教师资格的基本要求和推荐审核方法,通过推荐具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社会师资,满足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职业化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
本规范适用于兼职从事翻译专业教育(包括指导实习)的翻译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专家。
二、翻译专业兼职教师的资格
符合以下条件的口笔译工作者或翻译管理与翻译技术人员可成为翻译专业兼职教师:
基本要求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翻译和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
2、热爱教育工作,能独立胜任翻译及相关的教学工作;
3、有教学时间保障,每年能够承担一门或一门以上的翻译专业课程,或不少于30学时的讲座或课堂教学,或能指导多名翻译专业学生实习并完成学位论文;
4、翻译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翻译、翻译管理或翻译技术工作5年以上。
专业资质要求
1、口笔译实践课程兼职教师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有正式出版译作或200万字以上的工作量;
(2)胜任大型国际活动的口译任务;
(3)获得国家中级以上翻译专业技术职称;
(4)持有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二级以上证书;
(5)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
2、翻译管理与翻译技术课程兼职教师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从事5年以上翻译项目管理或翻译技术管理工作;
(2)具备20人以上的翻译团队管理经验或5人以上的翻译技术团队管理经验;
(3)有单一案例300万字以上或单一案例10名以上口译项目管理经验;
(4)有组织、主持翻译技术工具的开发经历或能熟练使用三种以上翻译管理和翻译技术工具软件。
三、翻译专业兼职教师认证管理制度
1、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和中国翻译协会(简称中国译协)为本认证管理单位,双方共同组成“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职教师认证委员会”,负责根据本规范对申请者开展评审、认证;
2、来自翻译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的个人提出申请,经认证委员会审核合格后,组成“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职教师数据库”,在教指委和中国译协网站上公布名单。高等院校可选聘通过认证的兼职教师;
3、本认证实行年度审查备案制,第一次审查通过后,校方与兼职教师每两年向“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职教师认证委员会”进行登记备案;
4、翻译专业兼职教师在开始教学前,应与高等院校签订聘用合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5、翻译专业兼职教师如因违反聘用合约或因职业道德规范而被投诉,认证管理单位在查实后有权撤消认证,并予以公布;
6、聘用单位应尊重翻译专业兼职教师的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工作、教学条件,计算相应的工作量并支付报酬。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实习基地(企业)认证规范
2011年7月26日发布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中国翻译协会
前 言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要求,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翻译协会联合制定并发布本规范。
本规范起草人:姜永刚、平洪、穆雷、赵军峰、黄长奇、杨平。
本规范于2011年7月26日首次发布。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企业)认证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旨在指导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对各类实习生的培养内容和操作形式,确保实习生获得规范、实效的培训和指导,推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申请设立实习基地的翻译与本地化服务企业和翻译技术企业。
二、翻译专业学生实习企业的资格
为确保翻译专业学生的实习质量,翻译及相关企业需达到以下资质方可与高校建立实习基地关系,接受高校翻译专业实习生:
基本要求: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主要经营翻译及相关业务五年以上;
2、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与规范,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享有良好的行业声誉;
3、有能力根据翻译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实习目的提供相应实习岗位,使实习学生熟练掌握各岗位的基本职责与技能。
企业资质要求:
1、实习基地企业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国家中级以上翻译专业技术职称、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二级以上证书、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职教师等资质获得者不少于5人;
2、固定办公场所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3、企业年营业额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
4、具有现代化翻译流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
三、翻译专业学生实习企业的实习管理
1、实习企业应与院校签署实习基地协议;
2、实习企业应与每一位实习生正式签订实习合同,依法保障实习生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相关权益;
3、实习企业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企业的翻译实践,制定实习计划;
4、实习企业应能同时为5名以上学生提供翻译及相关实习岗位,并提供必要的软硬件工作环境;
5、实习企业应为学生配备至少一名有经验的专业指导人员,帮助学生提高翻译及相关技能,指导人员应具备中级以上翻译专业技术职称,或持有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二级以上证书,或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或为经过认证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职教师;
6、实习企业应建立实习生评估制度,学生实习结束后,向学生出具实习证明及评估鉴定。
四、实习基地认证管理制度
1、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翻译协会为本认证的管理单位,双方共同组成“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认证委员会,负责根据本规范,对实习基地开展评审与认证;中国翻译协会秘书处为本认证的具体实施部门;
2、本认证实行年度审查备案制,第一次审查通过后,校方与企业每两年需在“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认证委员会”进行备案;
3、如实习基地出现下列情况,“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认证委员会”有权撤销认证并予以公示:因侵害实习生正当权益而被实习生或校方投诉并查实的;不能履行与实习生签订的实习合同的;企业因自身原因被认证管理部门认为不能满足本规范所列各项要求而不适宜再作为被认证单位的。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