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视点访谈 >

公共外交时代中国如何对外翻译“韬光养晦”?

来源:中国译协网   发布时间:2016-01-13

黄友义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现代公共外交的要素首先是倾听,然后是表达。最近,就中美关系而言我们听到美国人说些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回应?这种双方互相的倾听和回应又会对中美关系大局发挥什么作用?

       总体上看,美国政界、经济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美关系是今后几十年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种说法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令人担忧的成分。具体说,2月份美国参议院外委会主席在一份报告中坦言,今后50年,如同此前50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那样,将是中国和美国为争取同盟者和扩大全球影响力激励竞争的50年。6月初,基辛格在会见一位重要中国客人时表示,对中美关系而言,美国有不同的利益集团,有的关注战略对抗,有的关注经济竞争,两种势力汇合在一起,将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反对力量。然后,他强调,美国的这两个利益集团总能在中国国内的言论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显然,美国人也在认真收集我们国内各界的观点意见。

       中美关系对两国和对世界如此重要,其健康发展经不起任何一方出现严重误判,而互相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政策是防止误判的一个重要前提。这令人想起中美学者和翻译家围绕如何理解和翻译中国外交政策中“韬光养晦”的讨论十分重要。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深知,由于一些外国人错误地理解邓小平关于“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真正意思,给我国国际形象和舆论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于是他最近指出,“韬光养晦不是策略,而是一种品质。”但也有学者通过引经据典指出,历史上“韬光养晦”更多的就是一种谋略。

       其实,‘韬光养晦“这四个字历史上在哪个朝代,哪一本书中首先出现,古人是否把其作为一种博弈谋略并不是今天的问题关键所在,现实问题的核心是以当年邓小平引用这四个字的时代为背景,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其含义,又如何准确地把中国人的这种品质翻译成外文。

       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个是中国的文化是发展的,同一个词汇或成语使用的语境是变化的,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也必须跟上这种发展和变化,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论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学者是怎么理解“韬光养晦”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人讲“韬光养晦”,其真实含意就是不当头,不扛旗,不称霸,低调行事,就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一句通俗的百姓语言说,就是干好自己家门里的事。
      事实上,从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上看,中国人历来有“忍辱负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和特点。中华民族没有领土扩张,四面出击,巧取豪夺,殖民他人的偏好和行为。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按照“信达雅”的翻译传统,根据历史成语和典故所使用的现实语境,准确地表达其现代含意。就像“不折腾”这句话在讲述基本国策、指具体一个单位、一个家庭或者个人行为时,因为语境不同而必须翻译成不同的英文一样,当今时代的“韬光养晦”翻译成英文就是to keep a low profile, 甚至更进一步可以考虑翻译成to be self-effacing,而无论如何绝不能翻译成to 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be weak或者hide one’s capabilities and bide one’s time。道理显而易见,在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时代,中国哪些方面强,哪些方面弱,世人皆知,哪里需要隐藏(hide)什么,又哪里有什么东西能够假装(pretend)的!
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各方面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防建设开始了现代化的步伐,社会更加多元,但是,“韬光养晦”作为中国人的品质没有变,也不会变。中国政府反复强调,中国永不称霸。随着国力的加强,我们更多地承担起与国力相应的国际责任。但是,无论如何有所作为,中国仍将坚持“韬光养晦”,继续谦虚谨慎,而不张扬。

       面临国内外多方面的挑战和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特别需要对外准确表达清楚自己的真实意图,完全透明地阐述到位我们的基本观点,不给别人做出战略误判的把柄。在已经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今天,我们必须拨狭隘理解和错误翻译“韬光养晦”之乱,还现代“韬光养晦”之准确含意,解除因为误解和误译给我国造成的“阴谋论”的指责,彻底放下历史上一句成语造成的现代国际包袱,轻松明了地投身于全球化时代的建设中来。

       顺便说一句,多年以来,在正式阐述我国外交政策时,我国的外交部门和对外传播权威机构一直把“韬光养晦”翻译成to keep a low profile,从来没有使用过任何带有“hide”或者“pretend”这两个字的译法,任何其他引发误解的译法要么是以讹传讹,要么是学者们的文字训练而已。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