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视点访谈 >

做好中译外工作,全面、准确地向世界介绍中国

来源:中国译协网   发布时间:2016-01-1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三局局长   张雁彬 


    人类得以共存与沟通,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翻译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的今天,翻译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对世界以及世界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但使用汉语的国家却很少,这使得中译外工作承担了全面、准确向世界说明中国,介绍中国五千年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的追求和进步的重任。这个任务是繁重的,但也是光荣而令人敬重的。在目前世界各国相互融合不断加深、各领域交流、互动如此频繁的新时代,中译外工作更具有特别重要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20世纪以前,中国的对外传播主要是通过外国来华的游学者和传教士完成,如唐朝时日本的遣唐使、明代在中国传教的利玛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位翻译家和中译外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中译外工作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新闻、出版各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培养的翻译工作者用各种外文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内容,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期刊、图书以及互联网向世界传播。

   尽管如此,要改变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西强我弱”“贸易逆差”的现实,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仅以文化和信息重要载体之一的出版物为例:根据最新发布的《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中国图书品种达到328387种,新版图书也达到了189295种,可以称得上出版大国了,但无论是实物出口还是版权贸易一直都是逆差。2010年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945.64万册(份),3711.00万美元,进口图书、报纸、期刊2881.87万册(份),26008.58万美元。全国引进出版物版权16602种,输出出版物版权5691种。

   实际上,其它文化领域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这种“不平衡”“逆差”,使得表现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发展进步的文化产品,难以与国外读者见面,进而产生广泛、深入的影响,从而妨碍了世界人民正确认识中国,也不利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共存、繁荣。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有推广本国文化的计划,因为文化的推广有利于增进世界对本国的正确认识,扩大本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赢得声誉资本,塑造国家良好形象,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中国党和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走出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就是图书领域的两个成效显著的项目。

   由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殊性,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尽管世界上学汉语的人数在快速增长,能够读懂中文的外国人仍然非常少。中译外问题就成为中国图书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中译外成为中国翻译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能否用地道的外文、外国人能理解的方式、习惯,准确表达中文原著的意思,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关键。为此,中国政府实施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就是从翻译入手,旨在以资助翻译费的形式,鼓励国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进一步提升翻译质量,扩大图书对外影响。

    海外市场对中国图书有很大需求。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2006年正式启动,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2009年开始实施。短短几年,两个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10年底,“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与54个国家、322家出版机构,签订了455项资助协议,涉及1558个项目,2156种图书,33个文版。“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与9个国家、17家出版机构,签订了26项资助协议,共有373种图书、6个文版。

   “两个工程”使得《论语》《红楼梦》等传统文化精品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皮书系列”、中国科学院的《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和体制变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中国改革30年研究丛书》等反映当代中国各领域发展的图书很快在国际图书市场推出并发挥影响力。

   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等36位专教授历经7年辛勤劳作编撰的,总长165.5万余字、四卷本高水平学术著作《中华文明史》,多年寻求海外出版未果。“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实施后,促成北大与世界知名学术出版机构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签约出版该书英文版,并将在2012年英国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期间,通过英方强大的营销平台与读者见面,还将在多个国家开展营销推广活动。
在“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推动下,剑桥大学出版社还建立了包括翻译出版五洲传播出版社《人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美术史》等中国学术著作在内的“剑桥中国文库”,将中国艺术、文化和科技类精品图书翻译成符合外国读者阅读习惯的地道英文,满足专家学者和大众读者的需要,打造出一扇了解中国的新窗口。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资助项目、浙江大学出版社与德国施普林格合作出版的英文版《中国科技进展》丛书,已全部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并在著名的亚马逊网站销售,促进了我国科技事业和先进科研成果的国际推广。

   上个月,我们召开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外国专家座谈会,17位国际知名出版人士获聘顾问,但仍有许多人士希望有此机会。这充分说明,我们从翻译入手,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路是正确的。“十二五”时期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准确、深入地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任务更加繁重,中译外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不仅需要我们的翻译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也需要我们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扶持的力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三局承担着出版、影视、文化外宣任务,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译外工作在国家外宣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希望中国翻译界能在以下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一、积极做好中译外人才工作。在外宣工作中,我们发现,我国的中译外人才,特别是具有外宣意识,知道如何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高级中译外人才还不多。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素质禀赋优秀、知识结构全面的合格的中译外工作者。外文局是我国对外出版的重要基地,多年来,承担党和国家的外宣任务,取得了很大成绩,且拥有一支多语种、高素质的中译外队伍。中国翻译协会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翻译行业组织,团结有大批有理想、有能力、堪当重任的专业人士。希望你们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国内中译外人才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中译外人才库,努力培养青年中译外人才,培养造就政治合格,业务全面、精深,结构合理,有志于为我国翻译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较高水准的人才队伍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努力提高中译外质量。目前,翻译行业尚没有明确的入门资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又有许多中国特有的内容和词汇,导致对外翻译中存在相当严重的质量问题。希望你们能够在指导中译外翻译、规范翻译行业行为、提升翻译质量等方面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对外说明中国。

    三、广泛联系国外中译外人才。外国汉学家、海外留学生中有许多理想的译者。外文局和中国译协同他们,特别是同其他国家译协有着广泛的联系。希望你们进一步广交朋友,加强联系,推动外国译者积极投身于中译外工作,把更多的中国文化产品介绍出去。
 
    共同的目标,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愿意和各位专家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共同做好中译外工作,全面、准确地向世界介绍、说明中国。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