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视点访谈 >

语言服务行业技术视域下的MTI 技术课程体系构建

来源:中国译协网   发布时间:2016-01-12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信息和数据突然如洪水决堤般席卷全球,成为工业化社会之后波澜壮阔的人文景观。据英国学者詹姆斯·马丁统计,上个世纪80 年代之后几乎每3 年人类知识的总量就翻一番。最近2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总量已经超过自人类产生以来100 万年生产的信息总和。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表明,2008 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为0.49ZB2009 年的数据量为0.8ZB2010 年增长为1.2ZB2011 年的数量更是高达1.82ZB,相当于全球每人产生200GB 以上的数据。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称:“这(大数据)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大数据正在撬动全世界的神经,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不同规模的企业和机构都在奋力追赶“大数据”发展的速率和步伐。
一、信息化时代的现代语言服务

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导致语言服务需求迅猛增长。根据国际知名语言服务咨询公司Common Sense Advisory 发布的“全球100 强语言服务提供商”数据显示,2012 年全球语言服务外包的市场价值是335.23 亿美元,每年增长率12.17%CSA2012)。据《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预计,我国语言服务业在未来几年年均增长15%,到2015 年语言服务企业年产值将超过2600 亿元。据权威统计,当前有99% 的企业内容未被翻译,如顾客在线咨询和产品技术支持、UGCUser-Generated Content)、产品知识库、企业内部实时多语交流信息等(Eric2010),企业的翻译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在摘要:本文首先指出当今语言服务行业的技术特点,并通过一般的项目流程说明行业实践中的技术应用,然后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的翻译技术课程,指出当前MTI 教育中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存在诸多弊病,无法满足现代语言服务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由此构建了面向行业需求的MTI 技术课程体系。

二、现代语言服务中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语言技术在翻译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1 是一个国际范围内相对完整的流程图,涵盖了目前主要的本地化/ 翻译项目的处理过程。

为节省篇幅,我们将上述流程大致分为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抽取主要流程,从微观层面说明现代语言技术在翻译实践各个环节中的作用,管窥语言服务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1,译前

1)源文档撰写与质量控制(DocumentDevelopment & QA )源文档的质量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技术文档工程师利用专业的写作工具(如A rbortext EditorX metal AuthorOxygen 等)按照技术写作规范撰写文档,同时有拼写检查、停用词表、术语库等技术确保原文质量。

2)可译资源提取及工作量估算

Translatable Content Extraction &Effort Estimation

现代化的翻译项目内容呈现多元化,不同的格式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L o cStudioSDL TradosAlche myCatalyst 等)。技术人员根据资源类型(如CADXMLJS 等)可能需要自定义解析器,对文件进行标识处理,将可译资源提取出来,不需要翻译的内容保护或隐藏起来,方便项目经理进行工作量的分析、字数统计、项目报价以及任务分配(崔启亮、胡一鸣,2010)。

3)项目和工作流创建(Project andWorkflow Creation)客户通常会将需要翻译的内容通过CMS打包发给Vendor(语言服务商)。Vendor 通过相应的系统进行解包、分析之后,在TMS中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TMSTMCAT 等属性配置)创建翻译项目和批处理任务(王华伟、王华树,2013)。

4)预翻译(Pre-TranslateVendor 收到项目文件之后,通常会用积累的翻译记忆库进行预翻译,将百分之百匹配的内容插入到译文区。(5)术语抽取及术语库创建(Termin olo g y E x tra ctio n & TermDatabase Creation)图1 现代本地化/ 翻译项目流程图(数据来源:Lionbridge

大型翻译项目需要术语专员利用专业的术语工具(如Multiterm Extract)根据项目翻译风格指南抽取术语并创建术语库。在项目中加载术语库和记忆库,可以实现项目团队之间多人协作、实时共享语言资产,确保翻译的一致性。

2,译中

1)翻译记忆复用(Leverage

(2) 术语识别(Term Recognition

(3) 搜索与验证(Search andVerification

4) 译后编辑(Post-Editing

3,译后

(1)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2) 本地化排版(Localization DTP

(3) 本地化编译(LocalizationCompiling

(4) 本地化测试(LocalizationTesting

(5) 语言资产管理(Language AssetsManagement

三、国内CAT 课程案例分析

1,课程比较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计算机辅助翻译”是仅有的一门翻译技术课程,而且是选修课。不少学校在MTI 初创阶段,不管CAT 课程内容是否合理,照搬指导性方案中的课程名称,导致后续产生很多问题。笔者整理了具有代
表性的十所高校的翻译技术课程介绍或培养大纲。限于篇幅,只把课程主要模块按
照原课程先后顺序罗列如下:

2,问题分析

同时综合各校文献来看,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分析:

·存在概念误区,如电脑翻译和CAT 的区别,甚至把翻译教学系统同CAT 工具混为
一谈;
·过于重视Office,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相关知识模块,甚至导致“喧宾夺主”的局面;
·过于重视语料库语言学及分析工具,
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MTI 教育所提倡的翻译实践;
·比较重视国内的CAT,对国际上主流的、
具有代表性的CAT 涉及较少;
·侧重单纯的CAT 讲解,忽视行业技术在翻译项目各个环节中的实战应用;
·机器翻译的讲解脱离语言服务工作,深则讲解翻译模型和算法,浅则仅涉及皮毛;
·多数课程“重心不稳”,内容肤泛,不成体系,甚至“随波逐流”。

四、MTI 技术课程体系构建

1,国外大学典型翻译技术课程概览
笔记通过文献查找、研究官方网站及访谈在校师生等方式收集的资料,整理了十所国外和香港地区高校的翻译技术课程信息,

汇总如下: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国外和香港地区开设的翻译技术课程内容相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课程(模块)之间关联性紧密,除了CAT 之外,还重视标记语言(html 、XML)、术语管理、影视翻译、本地化、项目管理等内容的教学。2011 年蒙特雷国际翻译论坛中多数代表的发言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肖维青,2012)。这些技术课程的设置,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信息化时代的特点,更加贴近语言服务行业的技术需求。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大学并不仅仅只开设一门翻译技术课程,而是几门相关的技术课程(模块)相互支撑,互为补充,自成体系,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全面了解和掌握行业技术。

2,MTI 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现代语言技术与实践:信息化时代的语言服务、翻译与搜索、翻译记忆技术、主流CAT 工具实战、复杂翻译格式专题处理、辅助工具的综合应用(字符与乱码处理、格式转换、文档合并与拆分、文档差异比较、字数统计)、翻译技术与质量控制、语言技术在翻译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等。术语管理:术语学基本概念、术语标准化、术语提取、数据库系统、术语管理系统、术语管理原则和流程、术语质量保证、术语风格指南、企业语言资产管理最佳实践、专门领域的术语管理、术语管理角色与职业发展等(冷冰冰、王华树、梁爱林,2013)。

机器翻译原理与应用:MT 行业需求概况、MT 原理和系统概述、MT 的策略和方法、主流MT、开源MT、MT 译后编辑原则与技巧、大数据技术与定制化MT、云翻译技术、智能
国际化与本地化技术:国际化与本地化概论、本地化技术规则及标准、本地化流程、常用本地化工具实战、可视化翻译技术、常见本地化类型及处理(文档、软件、网站、移动应用等)、本地化质量保证、国际化与本地化设计、国际化与本地化测试、敏捷本地化技术最佳实践等。
多媒体翻译:多媒体概念及特点、多媒体技术及工具、影视翻译流程及技术、字幕翻译与后期制作、多语言配音、多媒体翻译专题研究(课件、广告、动画、游戏、互动杂志)等。
本地化桌面排版:操作系统、文字编码、字体系统、桌面出版、网络出版、多媒体出版、本地化排版规则、本地化排版工作流程、常见DTP 翻译格式处理、DTP 工具实战、本地
化桌面排版质量保证等。

翻译项目管理实务:语言服务行业与管理、翻译项目特点、翻译项目五大阶段九大流程管理、翻译项目流程设计与管理、翻译项目质量体系设计与管理、语言资产管理、翻译项目管理系统概述、多语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等。

五、结语

MTI 教育已经走过五个年头,从无到有,从最初的15家试点单位到159家招生单位,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我们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出现了闭门造车、墨守成规的现象,同行业多样化的需求差距甚远。在“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 周年纪念大会”上,仲伟合(2013)指出职业化时代的教育需要紧跟行业发展,关注翻译技术、本地化行业和翻译管理等翻译行业的最新发展,并融合到翻译教育过程中。这正是MTI 教育者应该面对的问题。
(作者:王华树,节选自《中国翻译》2013年第6期)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