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视点访谈 >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和对语言服务的需求

来源:中国译协网   发布时间:2016-01-12

 

大家知道,“走出去”战略实施十多年了,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是什么,所以就引来了很多的猜忌和误解。今天我面对我们语言服务界的精英们,再次清晰地告诉大家,“走出去”战略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合作,而企业跨国经营的目的就是赚钱,非常简单,没有别的意图,没有要收购美国、消灭英国、包围印度,那都是误解。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里有这样一段关于走出去战略的话:“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所以大家就会问,从2000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12年过去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到了一个什么程度?中国企业现在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服务?语言服务企业如何更好地适应企业走出去的需求?我想就以下三个方面向大家做一个汇报:首先是中国语言走出去的发展现状,第二是企业走出去需要哪些翻译服务,第三我想从一个需求者的角度,站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立场上,来谈一下翻译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开拓业务,提高我们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和能力。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现状先报告

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现状。我想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应该是在座各位与会领导和嘉宾关注的问题。首先就是对外投资合作的发展情况,也就是说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进展。有五个方面的视角:第一就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 2000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时候,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只有6.2亿美元。那么到2012年,投资流量增长到了878亿美元,增长了100多倍,呈跳跃式发展。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国际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部分国家产业重组,国际市场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对外开放吸收外资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进入了一个要扩大对外投资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加上人民币的升值。截至到2012年末,中国内地的1.6万家投资者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的境外企业有22000多家。这里我要做一个说明,这只是在商务部(这个企业“走出去”的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和备案的企业,至于那些民营企业、个体投资者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走出去形成的境外直接投资存量已经超过5300亿美元,境外企业形成的海外资产总额已经达到20000亿美元。2012年,中国首次跻身世界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美国排名第一,对外直接投资流量3000多亿美元;第二名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200多亿美元。虽然我们距离前两名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实现了一个新的发展和飞跃。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商贸服务业占了第一位,在目前5000亿美元的投资存量中占了三分之一强。

其次是采矿业、批发零售、金融服务、制造业、建筑业,等等。大家接下来关注的就是投资去了哪里,因为语言服务供应商要知道对哪个区域提供语言服务。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地区分布来看,2012年800多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里面有74%是在亚洲地区,其中中国香港占据了主要的比重。 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区域分布来看,有68%的投资分布在亚洲地区,其次是欧洲,然后是拉美、还有北美、非洲和大洋洲,美国去年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所占比例仅次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把2012年中国对外的20个最大投资目的地按流量排名,美国第一次上升到第二位,其次是哈萨克斯坦、英国、维尔金群岛。有几个群岛可以称为避税天堂,所以很多企业在那里设立了特殊子公司,而其真正的投资目的地不在那里。

可是,按照国际直接投资的统计规范,那些就算是直接投资,从中国境内投出去的资金第一站到哪里我们就统计为哪里;而在存量的排名中可以看到,中国香港、维尔金群岛和开曼群岛都属于类似的自由港,因此集聚了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绝大部分。在过去的八年里对外直接投资当中有接近半数,至少有40%左右的投资是由跨国并购形成的。所以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很重要的一个方式。我们提供语言服务要了解并购需要哪些方面的翻译服务。走出去很重要的领域就是基础设施合作。

中国目前是全球建筑服务的很重要的出口国,排在世界前五位。在中国服务贸易的行业分布当中按国际收支平衡表(BOP)的统计,我们服务贸易中最大的两个门类——旅游服务和运输服务都是逆差的,而建筑服务,也就是对外承包工程基础设施服务是最大的顺差项,而且连续多年都是顺差。从2001年以来对外承包工程的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的情况看,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整整十年的时候,即2011年,这两个指标都双双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在海外签订的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已经达到了99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突破了6500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18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而且在这些业务当中,在快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合作背后,单项合同金额超过快速扩大,单项合同金额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的大项目越来越多,每年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都有几百个。中国企业在一些国家还开展了以特许经营方式的项目融资,以及公私合营方式的新业务模式。其中房屋建筑、交通运输、电力工程还有电子通讯业都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地区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亚洲地区的承包合同额占第一位,其次是非洲。其中在去年的新签合同额里,在非洲和亚洲签的合同额只差一个百分点。 关于走出去的现状,大家接下来关注的就是我们的经济效益如何。

今天早上有一位来自沧州的人士跟我讲,中国企业在海外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媒体上也曾见到有人评论说中国企业在海外血本无归,多交学费。我们的确从媒体曝光里面得知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有一些项目是亏损的。但是我们要看一看全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商务部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三个部门联合进行的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和统计数据看,到2012年末为止,在海外的22000家中资企业当中,有77%的企业处于持平或盈利状态;有23%的境外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但这23%的企业当中有一部分是刚刚投资、还在投入期和建设期的企业。这个判断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数据上得到支持:目前每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七八百亿美元流量当中,有将近30%是当期利润再投资。也就是说企业还是有盈利的,没有盈利就不会有利润再投资。关于基础设施合作,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由于多重因素中国企业在沙特阿拉伯麦加铁路项目发生巨额亏损,可能类似亏损的项目我们还可以掰着指头数出来十个或者更多,但整体而言对外承包工程的收益水平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曾统计过一家中央企业,整个集团的国内外业务总额中,海外业务占不到30%,但在其公司全部利润中,海外收入占了将近60%。可见,“走出去”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乐观的,排除不可抗力意外,关键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除了中国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对祖国的贡献外,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对东道国(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比如,目前全球经济低迷、复苏乏力带来的市场风险,主权信用危机和汇率的动荡导致的金融风险,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的法律和政策风险,还有就是局部的动荡、战争和冲突造成的政治风险,以及企业跨文化的障碍带来的社会文化风险。这一切,都严重地影响着中国企业海外的投资经营和发展。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需要的语言服务企业走出去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谈。第一个视角是应该根据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目标确定服务的需求。那就是我们应该清楚走出去战略在对外开放战略当中的地位。中国马上要迎来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会占据怎样的位置?无论从十八大文件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中都可以看到,“走出去”战略在整个新一轮的对外开放战略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走出去”战略要为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局服务,那就是“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抑通胀”,这是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个根本的目标或出发点。而我们要加快走出去步伐,要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防范风险”的原则来推行。也就是说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尊重东道国的发展意愿,哪怕你要做好事,做善事,也要按照当地居民的需求去做。很多中国企业在缅甸给人家造路、修桥、建学校、建医院、捐款,这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很好体现。但是某一个地方的人不欢迎,他说你做的这些事情不是我最需要的,我需要修庙。因为在人家的心目中,神是第一位,学校不是第一位。中国人认为“要想富,先修路”,但是当地人认为他的生命、他的一切都是由神给的。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因此无论你开展什么业务,包括给人家提供贷款、融资都要尊重东道国的发展意愿,要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和项目所在地的国家、人民、企业共同发展。而且要特别强调的是,“走出去”战略是由政府提出的,但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企业根据其对市场的研判、技术可行性做出投资决策,以及如何去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因此,语言服务企业的服务对象首先不是政府而是企业,是那些已经走出国门的和即将走出国门的企业。我们在十二五规划中的预测目标是:到2015年,中国企业当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预计将到达1200亿美元到1500亿美元之间。也就是说,到那个时候中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流量规模会基本持平。而且我们在与周边国家还有非洲国家以及拉美一些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合作当中,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下,语言翻译服务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一方面是走出去企业的数量还在增加,而且发展得非常迅速。今年上半年又有几千家企业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除了我刚才讲的那2.2万家之外,还有很多民营企业、个人投资者,他们都需要语言服务。

第二个视角是企业分布的国别地区对语言服务的需要。目前的海外业务已经遍布19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有179,基础设施合作有188,劳务合作就更多。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员的身影,所以需要翻译的语种在增加。上周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参加一个活动,听彭校长讲,北外现在有58个语种的专业教学,我当时的感觉是真了不起!有58个语种的教学,也就是说能培养58个语种的人才。因为我是一所综合大学毕业的,我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外语系只有三四个语种,所以我觉得58个语种非常了不起。但是今天站在这个场合来看,58个语种太少。因为我们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资企业需要当地的语言、当地的翻译,除了英语法语在多个国家使用外,许多国家有自己的语言,非洲国家的部落语言种类就更多。第三个视角是走出去的产业门类齐全。中国经过6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而且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各个门类的企业都有海外业务,而且中资企业在海外的业务模式也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专业语言翻译也在增加。刚才讲了有跨国并购,有BOT,有EPC总承包,有项目融资等,很多很多的模式。我们需要与国际接轨的语言服务。刚才赵启正主任举了很多例子,都是我们所学的语言跟地道的国外语言不接轨所导致的笑话。不接轨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场景用得不对?曾经有个学生到国外短期交流回来后跟我说:邢老师,咱们在国内教的外语都是错的,在国外都不用,用不上。同样,跨文化障碍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对外交流,他们对当地的法律、宗教、习俗、文化都不够了解,没有办法跟当地社会融到一起,业余时间就在一起打牌。因此导致人家认为中国人太勤劳,就知道赚钱。所以跨文化休克症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三、语言服务企业如何为走出去提供服务

在座的语言服务企业和翻译界的精英们要抓住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难得的机遇,提供更好的服务,拓展自己的业务,使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仅通过电视剧,不仅仅通过孔子学院,而是通过我们每一个人,通过每一个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人了解实实在在的世界,融入繁花似锦的世界。 首先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因为服务会创造更多的附价值。现在我们都不满意中国作为世界的打工仔的国际分工地位,但如何提升我们在全球分工体系当中的地位呢?现在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在全球的智能手机成机出口市场份额中,中国占85%,但是中国从全球智能手机的销售收入当中获得的利润不到1%。我们在发展服务外包,但是服务外包这个产业模式诞生的契机,是计算机千年虫危机造成的。而首先攻克这个危机难关的是印度人,印度的电脑工程师。现如今,爱尔兰、印度依然是全球服务外包最顶级的一级承包商。为什么?他们拥有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如果一个企业家或它的主要业务人员不能坐到国外业主的面前,去跟人家讲“我能帮你设计一个产品或者开发一个项目,我通过提供服务能够增强你的竞争实力”的话,是永远拿不到高附加值项目的。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分工体系当中就永远只能是个打工仔的身份。比如说在这各高端领域里面,中国标准走出去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在海外搞了那么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很多产品走向世界遇到的一个最大麻烦,就是没有办法把国内技术标准跟国际同行标准接轨、换算,中医药遇到的问题也是一样。所以我恳请翻译界包括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的领导在内的语言服务提供者,能够想一想如何把中国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翻成英文,翻成世界各种文字,让那些国家的人理解;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将中国标准转换成容易被外国理解、接受的标准。中国的楼盖起来很漂亮,可以不用英式标准,不用美式标准一样能够让别人懂,让当地人懂得今后如何去经营、管理、使用它。

第二要扩大覆盖范围。现在我们的翻译服务主要还是大语种,小语种的人才极缺。我们目前的语言翻译服务所覆盖地域范围也不够广泛,我认为有中资企业的地方就应该有我们翻译的服务存在。

第三建议根据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需要提高语言服务的深度。我认为简单而言语言是技能,掌握了一门语言就是拥有了一门技能。但是从深层次讲,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无穷的故事。所以刚才赵主任讲我们每个成语后面的故事,实际上其它语种也一样,要想提高你们的服务深度和质量,就要以减少中资企业在海外的跨文化障碍和摩擦为目标,化误解为理解。比如说跨国并购,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并购交易成功了,接下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整合,而在整合当中资金问题好解决,技术问题好解决,恰恰是企业文化难以调和,大家的认同度不一样。尤其是我们的国有企业人家不理解,所以就想封杀你,不愿意和国有企业做交易。有的国家法律规定,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国有企业只能有一个企业参加他们的政府工程招标。因为他们认为现在的中国的所有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只有一个人,就是我们的总书记,其他人都是代持人。这实际上是对我们国有企业的一种误解,但是我们怎样让人家理解我们,这需要语言、文化的沟通,要跟他讲讲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

最后一个建议就是要创新服务的方式。服务贸易有很多种业态,语言服务有它自己的规律,我认为目前的翻译服务要集服务与培训为一体。这是最简单的一件事情。现在很多大公司走出去之后都有常年法律顾问,我们能不能和语言服务机构签一些语言翻译和跨文化顾问呢?我们能不能利用现代的通讯工具打造一些翻译服务的新平台呢?另外,翻译企业要走出去,要到那些中资企业非常集中的地方去做“贴身服务”,因为现场遇到的问题可能打电话说半天解释不清。所以语言服务企业也要走出去。

总之,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的推动者,当然也是利益共享者。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中国的对外开放离不开跨国公司,我们既要有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同样也要有中国的跨国公司走出去。中国要打造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恳请在座的翻译界的领导和企业家们,能够伴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翻译服务,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增添动力,创造辉煌!

(作者邢厚媛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本文根据2013中国国际语言服务业大会主题演讲录音整理,节选自《中国翻译》2014年第1期)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