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视点访谈 >

举办韩素音翻译青年翻译奖大赛对学科团队培养的作用

来源:中国译协网   发布时间:2016-01-1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温建平

2010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中国翻译杂志社共同举办了第22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大赛。该赛当时业已成为中国翻译界“组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翻译赛事。该赛事从参赛原文的选择到获奖选手的公布这一年时间了,我校有近20名英语教师全程参与,受益匪浅,该赛事的成功举办对我校翻译学科梯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凝聚学科团队

我所在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前身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60年,是在上海外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外贸外语系基础上建成的,保留了良好的外语师资和教学传统。早在1987年获得特种用途英语(外贸英语)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学科带头人叶兴国教授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特别是WTO官方文件的翻译工作。由他本人亲自领衔编辑于2004年完成的《英汉WTO常用术语词典》为国内首创。全国知名专家、我校的黄源深教授翻译的《简爱》受到读者追捧和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他也一直带领团队从事翻译实践工作。王光林教授翻译的《瓦尔登湖》也多次重印,受到文学爱好者的喜爱。2003年我校又开始试办翻译专业本科,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商务英语口译》和《翻译理论与实践》分别在2005年和2007年获得两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当时也是学院仅有的两门精品课程。当时我校就有3名经过欧盟正规培训的同声传译人员,有翻译方向的博士教师,学校多年来一直承担商务部交给的各种口笔译任务。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首批15所院校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2008年又批准了第二批25所院校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这些对我校都是很大的激励。我们更是迫切希望通过承办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大赛来进一步凝聚翻译学科队伍,提升团队建设水平,在翻译学科建设方面向前迈进一大步。为了申办大赛承办权,我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时任我校副校长的叶兴国教授给予了大力支持。2009年初,我们便精心准备了学院英语师资的教育背景、教学和研究情况提交中国翻译编辑部,希望他们能支持和了解我们学校外语学科的实力和我们举办该赛事的初衷。韩素音翻译大赛从选择参赛译文到最终公布参考译文和获奖选手名单,历时一年,包括参赛原文挑选、参考译文审定、参赛译文评阅、获奖名单确定等诸多环节,对承办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评阅人员的专业水平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确保整个赛事的成功,在得到中国翻译编辑部同意我校承办韩赛的正式回复后,叶兴国教授多次主持召开筹备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还成立了由他本人任组长的竞赛筹备工作小组,成立了由业务能力强的行政领导任组长的秘书组、英译汉工作小组、汉译英工作小组。全国知名专家、我校的黄源深教授亲自担任复评工作小组组长和整个赛事的顾问。从我院近130名英语教师中精挑细选出了近20位有志于翻译教学和研究、有多年教学和研究工作经验的骨干教师参与赛事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聚焦翻译大赛,相互启发,共同研究,为整个赛事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锻炼学科团队

参赛原文的挑选是整个赛事顺利进行的前提。为了确保参赛原文的适用性和区分度,筹备组要求每位参加老师至少选择5篇备选的参赛文章,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初选文章进行筛选,并特邀黄源深教授参加会议提出意见,将初选的文章提交《中国翻译》编辑部进行最后定夺。参考译文是保证整个赛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参考译文的质量和对参赛译文评判的公平公正,我们要求所有即将参加评阅的老师完整地翻译参赛原文,并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记录下来,以便在随后的讨论环节能够充分挖掘和阐释原文的涵义,更好地再现原文的意义。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工作小组组长将评阅老师的译文汇总,隐去译者姓名,然后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原文的特点与内涵,讨论每一篇译文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原文的词汇、句式和行文风格等特点,整理出一篇初译稿。以这种方式讨论加深了评阅人对翻译过程和原文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全面把握原文的深刻内涵和在译文中的准确再现。 初译稿确定之后,我们再次请本校专家罗国梁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外籍专家Steven Kulich教授分别进行审核,并组织召开了全国外语界的知名专家学者黄源深、何其莘、孙致礼、曹明伦、何刚强、叶兴国、杨平、汪榕培、王宏印、张春柏、虞建华等对译文进行了充分讨论和研究。工作组将专家意见再次汇总后,由两个小组成员分别进行研读,发现和提出在统稿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交黄源深教授定稿。《中国翻译》编辑部也聘请专家进行审核和审定,并多次就译文中的个别地方,甚至对译文中的标点符号都一一校对、核实。参赛译文评阅是整个赛事成功举办的保证。为了确保译文评阅的公平公正,我们将评阅过程分为初评、二评、复评、终评四个环节,制定了严格的评阅细则,并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要求参加初评的老师提前2天仔细阅读参赛原文、参考译文及评阅细则。二是的组长王光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组的组长王光林和温建平教授在初评第一天分别在英译汉和汉译英组向评阅教师逐条解读译文采分点、评阅方法及打分标准等细则;三是两个评阅组的评阅人员分别评阅相同的10份参赛译文以便确定合适的得分,以保证评阅标准的一致性;四是在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小组内将评阅教师分成两人小组进行评阅。两人小组成员独立评阅参赛译文,并分别在初评评分表中打分。如果两个评阅人打分差达到6分及以上,程序会自动提交复核人进行复核。初评从参赛译文中根据得分高低各选出200份参赛译文进入二评;二评从初评入围的各200篇参赛译文分别进行评阅,并根据得分高低排序出各100篇参赛译文进入复评。然后由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小组的复评人在不知评阅人给分的情况下给100篇参赛译文打分。复评人的打分和与其相近的评阅人打分的均分作为该参赛译文的最终得分进入排序名单,确定入围的参赛译文。最后再请专家对复评入围的参赛译文进行终评,确定获奖译文序号和等级,提交中国翻译编辑部,匹配参赛人员姓名等信息。整个评阅过程环环相扣,过程控制严谨有序,与最初设想完全吻合,参与人员和专家们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实际上成为一场与专家会晤切磋翻译技艺的一场学术盛宴。经过了这种严格的评阅过程,老师们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和成就感。

三、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参加大赛译文评阅的共有18位教师,他们都是学院的骨干力量。在赛事进行过程中,大家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学习,互相提醒;在参考译文讨论和参赛译文评阅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对参考译文的最终定稿和赛程进展都提供了不少颇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更为重要的是,参与老师从专家身上感受了专业精神和包容情怀。叶兴国教授作为校领导、作为全国知名专家亲自担任总负责人,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黄源深教授参与了包括参赛原文的筛选、评阅程序的制定、参考译文的讨论和获奖译文的确定等全过程。应邀参加参考译文定稿的专家们都仔细审读译文,提出修改意见。专家们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为整个赛事的成功举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黄源深和叶兴国两位教授听说有学者撰文对参赛译文提出了几点商榷意见后,明确表示欢迎不同意见,告诫我们要认真对待不同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引以为戒,要把不同意见作为今后工作的提醒和完善自我的促进力量。这种宽容态度充分体现了专家的涵养和对不同意见的包容,也深深影响了参与赛事的我校教师们。赛事的举办加强了与学界的沟通和交流,拓展了教师的学术视野,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国内外学术交流、高水平成果发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2011年我校由黄源深和王光林教授带领的翻译团队完成了10部澳大利亚当代小说的翻译工作,荣获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澳中理事会翻译特别奖。同时,举行该赛事为学术研究积累了素材。翻译教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如果没有对实践的直接经验和认识,很难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该赛事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研究资源,同一原文同时有数百篇参赛选手们精雕细琢但也不乏问题的译文,为我们构建一对多小型平行语料库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教师们可以研究和发现翻译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共性问题,为翻译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引发了对翻译中问题的深入思考:如何准确把握和再现原文的信息和风格?如何准确理解和再现模糊词语?什么是忠实?忠实与创造之间关系究竟如何再现吗?优秀译文的标准是什么?语法正确的译文就是好译文吗?词汇华丽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吗?在一根羽毛都不少的鸟的标本和缺少了羽毛的有生命的鸟之间我们如何取舍?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将会提升教学的科研意识,引导教师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献、寻求答案,这种探索和研究过程会反拨和提升翻译教学工作。赛事的举办推动了我校的学科建设。2010年我校获准成为第三批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院校,设有口译和笔译两个专业,成为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两个专业的专业硕士学位点。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一支近30人的校内MTI导师队伍,每年招收70名左右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第三轮学科评估工作中,我校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参评的92所院校中并列排名第40位 ,其中人才培养质量排名36,学科声誉排名45。在参评的48所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中,得分高于平均分1.1分。综上,通过举办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大赛,将有志于翻译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凝聚在了一起。通过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一起讨论,共同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撞出了不少灵感和火花。在和专家们讨论的过程了,领略大家的治学态度和大家风范,在学术和为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我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提供了后续动力。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