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字图书馆 > 中国翻译年鉴 >

文章选登之二:2007-2008翻译服务领域现状浅析

来源:中国翻译协会   发布时间:2016-01-1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翻译服务领域的工作也取得了相应的进步。回顾近两年来翻译服务领域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国家标准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推动翻译服务市场的规范化
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几年前编制的三部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规范 第1部分:笔译》、《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和《翻译服务规范 第2部分:口译》以及所倡导的行业诚信建设体系,正日益被社会和越来越多的翻译服务企业所熟知和认可。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翻译服务市场的规范化发展。2007~2008年,当有的翻译服务机构与客户因翻译质量发生争议时,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出具口笔译质量鉴定,维护了翻译服务方和客户的权益。
2.         奥运会和世博会助推翻译产业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翻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北京元培世纪翻译有限公司以商业赞助和VIK的方式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笔译和口译服务供应商,后来又以同样的方式成为上海世博会的笔译和口译服务供应商。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发挥自身优势,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和《奥林匹克大家庭指南》提供翻译服务,并以同样的方式成为上海世博会的笔译和口译服务供应商。
3.         国际风险资本进入国内翻译市场
如果说2003年1月,交大铭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是国内翻译公司第一次与资本对接,那么2007年6月风险投资机构华威国际(CID Group)和成为基金(Chengwei Ventures)共同对传神联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紧接着2008年5月全球著名的美国风险投资机构经纬创投中国基金(Matrix China)向元培翻译投入1500万美元,这两起风险投资活动标志着国际风险资本对国内翻译产业发展的关注,同时也标志着国内翻译公司企图借助国际资本整合传统翻译市场。
4.         全球知名翻译与本地化公司逐步登陆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文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前25家翻译与本地化公司已有十多家公司在中国开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对他们而言除了利用中国较便宜的人力资源外,还可以接近中国市场,进而了解中国市场,同时乘机抢占中国市场,毕竟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与全球化之路才刚刚开始。
5.         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在现阶段没有实质性突破
全国现有几千家翻译公司,市场竞争本来就异常激烈。风险资本的注入又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局面,僧多粥少的情况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是中国翻译产业走向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整个行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还谈不上规模化和专业化,许多翻译公司尚处于家庭作坊式运营状态,每年的营业额不超过80万元人民币,具有良好行业品牌的翻译公司为数甚少。另外,由于国内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远远低于欧美企业,进入中国的外国翻译公司还无法在传统翻译服务市场上与国内企业竞争。但在帮助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道路上,国内传统的翻译服务企业目前还无法完成这一任务,而国外企业却已捷足先登。
6.         中译外的比重日益增加
国外企业巨头到中国的本地化已基本结束,但中国企业到外国发展的全球化进程才刚刚起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走出去”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文化输出、劳务输出、对外工程承包、外援、外经项目日益增多,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扩大,中译外的比重日益增加。随着全球市场对能源的角逐,语种需求方面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除了英语以外,对俄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大。
7.         高校开设翻译专业本科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推进对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
为适应国家对既掌握外语知识又掌握专业口笔译技能的高层次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全国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翻译学院或翻译系,按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标准开设翻译专业课程,突出强调翻译专业的实践性及应用性。这对翻译服务企业而言是一件好事,将会改变以往外语学院的学生不懂翻译的现状,也有利于提高大家对翻译工作的认识。
8.         科技进步对传统翻译工作的影响
翻译产业三要素:劳动者:人,译者;劳动工具:笔墨纸砚、电脑、网络、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CAT);劳动对象:语言和文字。新技术会带来新的劳动工具,不仅会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还会改变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及劳动对象的结合方式。预计今后多数译者的日常工作会变成程序设计、词汇整理、预编文件、人机翻译、译后修订及归档管理等。这种流水线的作业方式,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应该说在本地化行业已经成为现实。在这种新的作业模式下,劳动者不仅包括翻译人员、还应包括术语人员、计算机程序员、桌面排版人员以及技术专家等。劳动工具不仅包括传统的笔墨纸砚以及各类纸质工具书,还应包括计算机、网络工具、电子词典、术语库、翻译软件、翻译机器、语音识别及语音翻译系统等。劳动对象的表现形式也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不仅包括传统的纸质文字与人类的直接言语,还应包括以网络或影音等形式传播的各类信息。此外,在新的作业模式下,劳动者采用新的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的认识、处理及加工方式也会有所改变。
9.         传统翻译与信息加工、信息处理及信息技术的结合值得关注
2008年11月由沈阳格微软件公司研发的“格微协同翻译平台”荣获“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在国内率先开辟了国内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全新服务模式,开创了人机合一翻译的新方向。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必将对传统翻译产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Google免费的在线语言翻译服务让我们体验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其准确率比以往的翻译软件大大提高,且从理论上来讲,几乎能处理所有的语种。我们不禁要问: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能否对传统翻译工作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10.     翻译行业出现新的需求和新的市场
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要了解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到中国旅游、工作或定居,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会日益明显,为了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吸引国外客商前来旅游、工作或投资,各地政府都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的重要性,都企图打造一个无语言障碍的城市。从道路标识、社区公告、呼叫中心、移动电话及短信、到各个市政服务部门、政府电子政务平台等等,都在以双语或多语的形式为外籍人士提供方便的服务。如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参与起草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北京市组织机构职务、职称英文译法》,以及该公司用8种语言出版的《医疗卫生服务常用外语手册――奥运医疗常用语》等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翻译市场出现新的需求是件好事,值得长期关注。
(本文摘编自《2007~2008中国翻译年鉴》《翻译服务领域现状浅析》一文;作者:朱宪超/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委员、成都语言桥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