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字图书馆 > 中国翻译年鉴 >

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及其第一部年鉴

来源:中国翻译协会   发布时间:2016-01-12

由中国翻译协会编纂、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建国以来中国翻译界的第一部年鉴——《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双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在9月30日这个国际翻译界的盛大节日即将到来的时候出版了。从出版时机说,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翻译界献给今年国际翻译日的宝贵礼品,也是以最恰当的方式向明年8月即将在上海召开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的献礼。但从《年鉴》出版的初衷来说,则是完全基于我国翻译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1982年6月23日,我国老一辈有名望的翻译家、在各条战线从事外语和少数民族语文的翻译工作者、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以及长期在我国工作的外国老专家爱泼斯坦、横川次郎、夏庇若、川越敏孝、秋迪、沙博里等,共三百多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翻译协会的前身)成立大会。当时的党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的领导同志王震、乌兰夫、阿沛•阿旺晋美、薄一波、杨静仁等到会祝贺。首任会长姜椿芳怀着激动的心情宣布:“多年来,翻译工作者一直希望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翻译学术团体。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在我们国家建立全国性的翻译工作者协会,这还是头一次。因此,翻译协会的成立,对全国翻译界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它使我们翻译工作者有了自己的群众性学术组织……”。
转眼间25年过去了。自那时起,5年一次的全国理事会会议已经开过5次,真实地、一步一步地记下了中国翻译事业从协会成立至今的发展历程:为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已经从原来纯粹的学术性社团,发展为学术性与行业性并重的社团,并已更名为中国翻译协会;协会不仅拥有遍布全国的团体会员,也同时拥有来自海内外翻译界各领域、各阶层的个人会员;协会工作的主线——翻译学术研究、翻译实践交流、翻译技能培训,不仅为提高翻译质量、培养翻译人才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力地推动了翻译学科的建设,翻译已经作为独立学科,应运而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翻译服务已经作为一门新兴产业登上国民经济大舞台,初露头角,而且首批翻译服务国家标准也已陆续出台,为规范这一新兴产业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翻译协会已经成为国际翻译界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1995年和2004年两次成功举办亚洲翻译家论坛之后,即将迎来2008年在上海举办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
因此,如果说25年前中国翻译界的呼声召唤了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的诞生,使翻译界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那么25年后的今天,同样是他们的呼声,召唤着我国第一部翻译工作年鉴——《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的问世:中国翻译界20多年来在理论研究、行业管理、队伍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成就,应当及时地总结和整理;中国翻译界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应当完整地记录下来。应着这样的呼声,《年鉴》正式出版了。
没有翻译事业,就没有翻译年鉴,没有翻译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出版翻译年鉴的必要性和客观条件。所以,《年鉴》的出版是中国翻译事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应当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闪光标志。
《年鉴》近100万字,设有法律法规、特别报道、翻译工作概览、译界出版物、译界组织机构、译界人物、大事记、资料统计、国际译界、附录等11个篇目和诸多栏目。内容丰富的栏目,几乎涵盖了2005~2006两年间我国译界重大活动、国际往来、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翻译服务、人才培训等方方面面的基本情况。除此之外,《年鉴》还有两点值得特别提及的独到之处:一,“资料统计”向读者提供了首次公布的从1980年到2006年国家权威部门对我国翻译人才的各项统计;二,作为我国翻译界的第一部年鉴,该《年鉴》除收入2005~2006两年的完整资料外,还把中国翻译协会自1982年成立以来其他23年的宝贵史料汇集一起,精心整理,附录于后,更使这部年鉴具有超出一般年鉴的使用价值。
上述特点决定了《年鉴》集权威性、资料性、史料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堪称中国翻译界的百科全书。
((本文摘自《2007~2008中国翻译年鉴》《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及其第一部年鉴》一文;作者:赵常谦/中国翻译协会第一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主编)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