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18-05-25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稿    
服务改革开放40年,翻译实践与翻译教育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 黄友义 5

理论研究
   
翻译理论建构的原则与途径 穆雷、傅琳凌 9
文学方言描写翻译研究路线图 余静 19

译史纵横
   
反思中国佛经译论史之“文质之争”——以“文”派支谦为例 刘芳 28

译介研究
   
Individualism:一个西方概念在中国的译介与重构——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朱一凡、秦洪武 34
美国非虚构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以“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作品译介为例 赵国月 44

翻译教学
   
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口译译前准备模式建构 徐然 53
翻译专业师资培训路径与模式探索——以“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为例 罗慧芳、鲍川运 60

译家研究
   
坚守与求索:张柏然教授的译学思考与人才培养 许钧 65

学术访谈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中国学派”的实践特征和理论探索——冯志伟教授访谈录 殷健、刘润泽、冯志伟 74

行业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语言服务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姚亚芝、司显柱 80

翻译评论
   
从“文化回译”看《天主实义》中几个重要术语的英译——兼论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论和人性论 胡翠娥 87

学术争鸣
   
取法乎上,方得正译——为“茉莉”和jasmine的译名正名 任开兴 96

实践探索
   
《易经》古歌翻译的审美再现 陈东成 101
大英博物馆文物解说词对中国文物英译的启示 邱大平 108

自学之友
   
英译汉:Extracts from Vanity Fair Chapter 10(William Thackeray 曹明伦 译  113
翻译导读:《英汉互译实用教程》“单词分译法”补遗 曹明伦 115
汉译英:解构乡愁(叶子南) 蔡力坚 译 119
翻译导读:自然过渡的重要性 蔡力坚 122

词语选译
   
习近平主席2018年两会讲话摘译   125

英文摘要
   
信息广角    
本刊稿约(18) 本刊邮购信息  
会讯(95) 读者来信(107)  
 

本期主要论文摘要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稿:
服务改革开放40年,翻译实践与翻译教育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
黄友义 中国翻译协会
 
要:中国翻译界在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大业40年后,已经进入一个从输入型翻译到输出型翻译为主的新阶段。过去翻译是为学习国外服务,如今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译外实践与人才培养将更多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中国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加大国际影响力和参与全球治理,通过精心雕琢每一个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精准、更有效地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关键词:中译外;话语体系;挑战;发展
 
理论研究:
翻译理论建构的原则与途径
穆雷、傅琳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要: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提倡坚定文化自信、理论自信,积极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翻译学界在理论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这些尝试有助于激励译界学者避免盲目跟随西方研究之风并重新审视中国本土译论的价值,对翻译学科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然而,翻译理论的创新与建构并非易事,需要学界同仁放下“焦虑”,立足本土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促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笔者结合当前翻译学科的发展现状,以“变译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为镜,反思中国当代翻译理论建构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理论建构的基本原则为“问题导向原则”,建构的典型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文献爬梳、追根溯源;2)借鉴古今、发掘增量;3)明确概念、规范译名;4)证实立足、证伪完善。
关键词:翻译理论;理论建构;原则;途径
 
Constructing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Chinese Context: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By MU Lei & FU Linl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China) p.9
 
Abstract: Responding to calls for enhancing cultural and theoretical self-confidence so as to push for epistemic and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s,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 since the 1990s have been exploring new ways to theorize translational practices. Tentative as these attempts are, they have made consider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TS in China by helping to stem a trend towards wholesale adoption of Western conceptions of translation and to cultivate a more appreciative attitude toward indigenous theorie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domestic practices, however, requires painstaking and continued efforts. Taking stock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relevant scholarship in China and u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genous theoretical model of “variable translation” as an exemplar,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problems that are hampering domestic theory-building efforts right now, and proposes that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 adopt an issue-driven approach by taking four steps:
1) becoming acquainted with all the original viewpoints on translation that have been advanced in TS publications;
2) drawing on available experiences in —— and thoughts about —— translation;
3) offering clear and precise definitions for all the key concepts, disambiguating the usage of technical terms; and
4) making sure that all theoretical constructs are falsifiable, and striving for their empirical verification.
Keywords: translation theory; theory construction; principle; approach
 
文学方言描写翻译研究路线图
余静 上海交通大学
 
要:国内方言翻译近年来逐渐形成研究热点,但也存在研究框架理论化和系统化程度不够,研究成果积累和借鉴不足的问题。具体就文学方言描写翻译研究而言,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展现单个案例中方言翻译策略,策略描写欠系统性,共性和制约因素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国外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梳理:一是细化方言翻译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文学方言描写翻译研究进行定位;二是构建文学方言翻译策略层次图,深化方言翻译策略研究;三是系统呈现有关文学方言翻译的共性和制约因素研究方面的成果。本文尝试通过文献梳理来勾勒文学方言描写翻译研究的路线图,提升这一领域研究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程度,帮助对这一领域研究感兴趣的研究者找准研究定位,发现研究空白,与前人研究建立对话和联系,从而对方言翻译研究乃至整个翻译研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推动。
关键词:方言翻译;文学方言;描写翻译研究;共性研究;制约因素研究
 
Frameworks for Descriptive Studies of Dialect Translation
By YU J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p.19
 
Abstract: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dialect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TS researchers in China, as is indicated by the recent boom in publications on the subject. Yet many of these studies are found to be either inadequate theoretically or less than systematic in their treatment. Not infrequently, they just dwell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for individual cases, without concerning themselves with translation universals and socio-cultural conditioning factors relevant to dialect translation in general. To remedy such problem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broad framework for dialect translation in general, a localized framework for descriptive studies of literary dialect translation, and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English-Chinese literary dialect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to this trio of frameworks, an open framework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different areas of descriptive studies of dialect translation is also sketched,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efforts by concerned Chinese researchers to find suitable issues for their research projects from this specialized area of inquiry.
Key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literary dialect;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universal; conditioning factor
 
反思中国佛经译论史之“文质之争”
——以“文”派支谦为例
刘芳 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要: 以“文质之争”为核心的佛经译论史勾勒,虽然结构清晰易于理解,但“文”“质”毕竟是模糊的相对性概念,难以担当解释复杂翻译现象、诠释个体翻译主张的重任,支谦即一位被“文”派标签所掩盖的典型。本文以支谦所译《法句经》及其撰写的《法句经序》为切入点,结合文本与史料,重释支谦的翻译思想和事实;同时以支谦为线索,重新梳理中国佛经翻译时期与支谦译经相关的历史评论,结合佛教传播史料,解读不同评论背后的翻译需求和主张,及其褒贬变化与中国佛经翻译史的关联,并由此反观聚焦于“文质之争”的佛经译论史研究之局限。
关键词:支谦;文质之争;佛经译论;《法句经序》
 
Reexamining the Wen vs. Zhi Debate in China’s History of Buddhist Sutra Translation: With Zhi Qian’s Wen-styled Renditions as an Example
By LIU Fa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China) p.28
 
Abstract: Wen/文 and Zhi/质, the two Chinese characters that signify “cultivated refinedness” and “unadorned naturalness” respectively, are frequently employed in historical accounts of China’s translational practices to represent two opposing strategies of, or two antithetic theoretical positions about, translation. Since translators of Buddhist sutras had traditionally split into two camps —— those who upheld Wen as the stylist norm and those who preferred Zhi instead —— the Wen vs. Zhi debate had become a motif in sutra translation-related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Like any other dichotomy about translation, the opposition between Wen and Zhi helps to sort out complicated phenomena in translation and to present these phenomena in a structured manner. However, this pair of antinomies also tends to oversimplify what happened in China’s history of sutra translation. Subjecting the Wen vs. Zhi dichotomy to a critical reexamination, this paper takes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the practice of Zhi Qian, a major sutra translator of the 3rd century who upheld Wen as a guiding principle and thus set off the debate in question. By placing translation discourses by and about Zhi Qian in their historical context, this paper throws light on some deep-lying considerations that had gone into the Wen vs. Zhi debate and yet have not been properly taken into account so far.
Keywords: Zhi Qian; the Wen vs. Zhi Debate; Buddhist Sutra translation; Dhammapada
 
译史纵横:
Individualism:一个西方概念在中国的译介与重构
——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朱一凡  上海交通大学    秦洪武  曲阜师范大学
 
要:把一个概念翻译移入到另一种文化语境,是经历原有的意义丢失、异变,且新意义在新的文化语境中重构的过程。本文以 individualism 这个源自西方的概念为例,探讨一个概念在不同文化中受纳和发展的过程,观察意义通过翻译得以重构的途径和方式。本文考查了individualism在“英汉翻译历时语料库(1910-2010)”中翻译的历时状况,并利用北大CCL现代汉语历时语料库(现当代部分)及北语的BCC汉语语料库的微博语料对照考察了“个人主义”在汉语文化语境中被商讨、争论并重构的方式和过程。
关键词:个人主义;翻译;重构
 
译介研究:
美国非虚构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以“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作品译介为例
赵国月  扬州大学/长江师范学院
 
要:“非虚构文学”是泊自美国的文学概念,是传统的虚构小说和新闻报道两个领域不约而同的变革而形成的新文学潮流。纵观1960-2015年中国对美国“两奖”非虚构文学作品的译介史,不同时期因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因素,呈现不同的译介特征。现实主义的文学诗学、文学翻译的译介传统和特定时代造成的文学“真空”三大因素,促成了现今对美国非虚构文学译介的繁荣局面。但翻译实践繁荣的背后,是翻译理论研究的缺场,导致美国非虚构文学译介中的种种问题。为了给非虚构文学译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补充,推动中国本土非虚构文学的创作发展,需要加强当前美国非虚构文学译介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非虚构文学;纪实文学;译介研究
 
翻译教学:
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口译译前准备模式建构
徐然  外交学院
 
要:本文尝试探讨一种口译译前准备与语料库技术整合的有效形式,提出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口译译前准备模式。试点研究部分主要聚焦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口译术语译前准备模式的第2-4步骤,通过“焦点小组”的研究方法收集了62名MTI学生口译员使用Sketch Engine平台的术语自动提取工具和语料库检索功能的反馈意见。大多数学生口译员认可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口译译前准备模式,他们认为Sketch Engine工具方便、易操作,节省了译前准备的时间,减轻了准备的负担,提高了准备的效率。
关键词:口译译前准备;基于语料库的;术语提取;语料库检索;焦点小组
 
翻译专业师资培训路径与模式探索
——以“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为例
罗慧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翻译协会    鲍川运  美国明德大学

要:本文以中国译协创立的“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为出发点,通过对现有培训机制、培训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授课师资等方面的分析,阐述培训的教学理念,探索培训未来的路径与发展方式。文中指出,“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需要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中译外培养,拓展培训的网络化、区域化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推动翻译教学朝着更为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翻译行业;翻译教学;师资培训
 
译家研究:
坚守与求索:张柏然教授的译学思考与人才培养
许钧  浙江大学
 
要:张柏然教授为我国著名翻译家、双语辞典编纂家,曾任中国辞书协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新时代英汉大词典》主编。张柏然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国特色译学理论的构建与翻译人才培养工作,先后培养了28位翻译学博士。本文梳理了笔者与张柏然教授携手译学研究与翻译传承二十余年的友情,结合张柏然教授的著作《译学研究叩问录》,分析新时代背景下翻译学科面临的际遇与所应担负起的学术
使命。
关键词:张柏然;中国特色;译学研究;人才培养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中国学派”的实践特征和理论探索
——冯志伟教授访谈录
殷健  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刘润泽  南京大学    冯志伟 杭州师范大学
 
要:当下,知识传播的“全球化”已然成为显著的时代标志,术语的跨语应用也随之成为新常态。这其中,术语翻译实践不可或缺。对于语言文化异质性鲜明且影响力势差显著的语言群落而言,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术语翻译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工具,更是构建话语体系与彰显文化身份的有效路径。历史上,在中国同西方世界的知识交互过程中,这样的术语翻译与传播实例不胜枚举。如今,立足国际视野,从中国本土实践出发,开展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将始终是中国学术话语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也将成为拓展和深化国际术语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必要内容。而这方面的研究创新则有赖于不同地域或国别术语工作的实践基础,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2017年“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NUTerm 2017)正是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大会期间,我们就相关话题与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学术委员会主席冯志伟先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冯志伟先生基于中国术语工作及相关理论探索所取得的成就,倡导术语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中国学派”,并指出中国的术语工作实践源远流长,这是“中国学派”得以建构的现实基础,而跨语性是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线索,也是“中国学派”的典型实践特征。与此同时,如何基于术语与翻译的实践同一性与学理互补性进行系统的理论探索,是“中国学派”得以立足的关键。
关键词: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中国学派”;实践特征;理论探索
 
学术访谈:
基于大数据的语言服务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姚亚芝  北京交通大学   司显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交通大学
 
要:本文采用网络爬虫和数据库等大数据技术,从互联网上自动抓取智联招聘网近期发布的1.2万余条语言服务类招聘广告,从岗位类型和招聘人数、行业/地域/语种分布、职业/语言/技术能力、薪资水平等多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语言服务业人才需求量旺盛,但是大城市的语言服务岗位薪资水平偏低,对学历、任职资质、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不高,对专业领域知识要求不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够重视等。此外,企业对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与高校翻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之间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议:调整行业结构,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减少价格过度竞争;真正开展产学研合作,减少人才供需脱节;强化语言服务职业资格认证,提高语言服务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语言服务行业;人才需求;过度价格竞争;翻译技术;职业资格认证
 
翻译评论:
从“文化回译”看《天主实义》中几个重要术语的英译
——兼论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论和人性论
胡翠娥 南开大学
 
要:《天主实义》是利玛窦用中文撰写的一部护教性著作,该书使用了大量西方中世纪流行的经院主义哲学范畴和论题。从翻译角度对《天主实义》所做的现有研究多为讨论利玛窦在“异语写作”中如何用中文翻译西方术语。本文借助“文化回译”这一特殊的翻译现象和论题,首次对英译本中一些重要的哲学术语和概念如上帝的“性”“情”“形”“理”等进行中西哲学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希望不仅能够对阿奎那关于上帝的存在与属性及人性论有一个深入的理解,而且能够对“文化回译”现象进行多维解读。
关键词:《天主实义》英译;经院主义哲学;文化回译
 
取法乎上,方得正译
——为“茉莉”和jasmine的译名正名
任开兴 台州学院
 
要:本文主要探讨“茉莉”和“素馨”是否旧称为“耶悉茗”,与jasmine能否存在对应关系及其翻译。通过借词溯源、学名定位、拉英转码等途径,确定jasmine应译为“素馨属”或“素方花”,“茉莉”可译成Arabian jasmine等,“素馨”可译为Spanish jasmine等。同时,文章认为“茉莉”本身就是音译借词,不是中国固有的,不宜音译对外推广,但涉及中国特有或原产地为中国的植物名称,可以大胆地烙上中国印。
关键词:茉莉;素馨;jasmine;类别确定;学名定位;翻译策略
 
实践探索:
《易经》古歌翻译的审美再现
陈东成  深圳大学
 
要:易学论著汗牛充栋,但从诗学视角切入者甚微,《易经》古歌翻译的审美再现鲜有论及。文章认为一些卦爻辞风格上如《诗》中之诗,原为古歌之援引;《易经》中隐含着一部比《诗经》更古老的诗集。翻译《易经》古歌时,译者应立足于其原生态研究,追本溯源,辨识、理解“易诗”,遵循“以诗译诗”的原则,采取“再造诗形”、“仿创音韵”、“保存易象”、“构筑意境”等手段,再现《易经》古歌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易经》;古歌;翻译;审美再现
 
大英博物馆文物解说词对中国文物英译的启示
邱大平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
 
要:本文以实地拍摄的英国大英博物馆和国内一些著名博物馆的文物解说词图片为佐证,运用Werlich的文本语法理论构建了适用于中国博物馆文物解说词英译的平行文本比较模式,并描述和对比分析了中英博物馆文物解说词在文本惯例上的异同之处,进而探讨其对英译中国博物馆文物解说词的重要启示。本研究可望为我国文物解说词英译在文本内容及文本单位的选择与调整、文本结构的安排以及修辞风格与语言表达的使用等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解说词;英译;平行文本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