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8-01-25
中文目录
 

特别报道
牢记初心使命,推动新时代翻译事业繁荣发展—2017中国翻译协会年会纪实报道        5

理论研究
从学科自觉到理论建构:中国译学理论研究(1987-2017)         蓝红军   7
文学翻译中的民族形象重构:“中国叙事”与“文化回译”      谭载喜   17
 
译史纵横
抗战时期延安翻译活动考察及资本理论的拓展        王祥兵   穆雷   26
 
译介研究
《史记》在美国的译介研究        魏泓   38

翻译教学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与写作        平洪   45
翻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反思—兼评根茨勒教授的《翻译、全球化与技术》课程        朱玉彬   51

学术访谈
文学翻译在英国:翻译与社会的共变—牛津大学马修·雷诺兹教授访谈录        王洪涛   58

行业研究
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对策研究        许明   63

学术视点
公示语翻译的社会价值与译者的修辞意识       陈小慰   68

翻译评论
多模态边界写作中的三维翻译与文化杂糅        王悦晨   74
林太乙的翻译与创作互动研究:写中有译        王琴玲   黄勤   81

学术争鸣
一字之别,谬以千里—道安“五失本”研究中的两大问题        蒋林   88
《〈哈姆雷特〉在中国的百年译介述评》补遗        许渊冲   94

实践探索
论儿童文学翻译风格再造的新思路        徐德荣   姜泽珣   97
双语互参在俄语诗歌汉译中的作用        赵小兵   104

自学之友
英译汉:Extracts from “I’ll Never Forget You”Ray Bradbury)        曹明伦   译   111
翻译导读:对话体语篇翻译的提示语处理        曹明伦   115
汉译英:废墟(余秋雨)        蔡力坚  译   119
翻译导读:对仗结构的处理        蔡力坚   123

词语选译
十九大报告词汇与表达法选译(一)        125

英文摘要 
第三十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
竞赛原文(黑白夹页)
竞赛规则(封底)

信息广角 
本刊稿约(67) 本刊邮购信息(87) 
本刊再次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93)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创办三十周年
“我与韩奖竞赛”主题征文活动通知(110)
第二届世界中医翻译大赛启事(118)
2018中国翻译协会高端翻译人才培训计划(128、封底)
 
 
中文摘要
 

理论研究
从学科自觉到理论建构:中国译学理论研究(1987-2017
蓝红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1987年全国翻译理论研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开始形成学科性的翻译理论研究共同体,翻译学者整体展现出学科自觉和理论自觉,中国译学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30年来,我国翻译学者在学习国外译论的同时,从未停止具有自身学术个性的理论追求,学者们不断探索与创新,在建构学科框架、回答翻译基本问题、进行跨学科融合、深化学科分支领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回顾了30年来中国译学理论研究走过的道路,并结合学科现状对翻译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1)重视学科功能;2)拓展理论资源;3)革新本体观念;4)强化学派意识。
关键词:翻译学;中国翻译理论研究;30年;成绩;建议
 
 
文学翻译中的民族形象重构:中国叙事文化回译
谭载喜  香港浸会大学
 
摘要:世界诸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表明,作为文化特殊表述形式的翻译,往往在这一民族建构及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文学翻译与民族建构》一书所探讨的主题为出发点,围绕翻译与民族形象建构或重构、形象学与翻译研究以及中国叙事作品所涉“中国形象”的具体内涵、“翻译与形象建构”之关系以及《大地》中译的“文化回译”特质等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与理论阐发,以期对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有所促进。
关键词:《大地》中译研究;中国叙事;形象重构;文化回译
 
译史纵横
抗战时期延安翻译活动考察及资本理论的拓展
王祥兵  国防科技大学    穆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目前对于抗战时期延安翻译活动的认知还有很多空白,如延安翻译活动与延安抗战之间的关系、为延安政权构建形象以及取得法理性发挥的作用、如何体现延安在生死存亡时刻的领导力和创新力、为延安政权生成战斗力的机制等等,都值得深度探索。本文运用布迪厄资本理论中四个主要子资本概念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构建分析框架,通过考察抗战时期延安翻译活动去探究四个子资本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抗战时期延安翻译活动的深层认知。该研究有望为翻译与战争研究带来全新话语体系和阐释空间,同时拓展布迪厄资本理论内涵和应用空间。
关键词:布迪厄资本理论;抗日战争;延安翻译活动;翻译与战争研究
 
介研究
《史记》在美国的译介研究
魏泓  淮北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
:《史记》在美国的译介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整体上呈现出从节译到全译、从简单到复杂的日益深入的趋势,其接受与影响亦日趋深广。其中,华兹生的文学性翻译和倪豪士的学术性翻译最具影响力,分别在拓宽与拓深《史记》接受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史记》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进展迅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这和中美关系进程与全球文明发展相呼应。本文力求点面结合,系统总结美国《史记》译介情况,探讨其内在的社会文化原因。
关键词:《史记》;翻译;接受;探因;文化
 
 
翻译教学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与写作
平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针对目前翻译硕士学位论文的突出问题,重点讨论翻译质量、目标外语写作水平、学术视野和理论水平和学术写作规范四大要素,强调研究生导师对提高毕业生论文质量的作用和责任。
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形式;翻译质量;学术写作规范
 
翻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反思
——兼评根茨勒教授的《翻译、全球化与技术》课程
朱玉彬  安徽大学
 
摘要:本文依据课程论的核心要素,对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翻译中心根茨勒(Edwin Gentzler)教授开设的《翻译、全球化与技术》课程进行了介评。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对国内翻译技术类课程教学实践的认识以及自己开展此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指出了教师在教授此类课程时,在教师素养和软硬件设备、教学内容与方法、评估方法和方式等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之处。进而根据所评介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翻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需要设定最低门槛,且该类课程的教学最终需要达到翻译技术的最低门槛,才能保证学生在今后进入职场时能够适应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翻译技术;课程设置;教学反思;《翻译、全球化与技术》
 
学术访谈
文学翻译在英国:翻译与社会的共变
——牛津大学马修·雷诺兹教授访谈录
王洪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牛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马修·雷诺兹教授在文学翻译、翻译批评领域成就卓著,其文学翻译研究专著《译诗之艺:从乔叟与彼特拉克到荷马与洛格》旁征博引、史论并举,在西方翻译学界广受关注。在此次访谈中,雷诺兹教授立足其对英国文学翻译的多年研究,论述了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并详细阐释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对英国文学的影响、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对英语语言及英国文学的影响、英国社会文化环境对文学翻译活动的制约以及译者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对其自身翻译实践的制约等问题,从而诠释了其与当前语言文化流变现状相契合的全新翻译观,并揭示了英国文学翻译活动与其社会、文学与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与共变关系。
关键词:文学翻译;英国文学;社会文化语境;共变
 
行业研究
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对策研究
许明  北京语言大学
 
摘要:本文分析研究了“一带一路”语言服务的范围与特点以及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一带一路”的语言服务需求和语言服务行业的最新发展,本文围绕语言规划、语言教育、语言技术、语言产业等层面,提出了我国建设、提升“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服务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语言服务;语言产业
 
学术视点
公示语翻译的社会价值与译者的修辞意识
陈小慰  福州大学
 
摘要:国家《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标准的发布,为规范各地公示语翻译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但如何正确理解并在翻译实践中贯彻好《译写规范》中制定的翻译原则和要求,仍然是摆在公示语译者面前的挑战,需要相关研究者和从业者们深入研究。本文在当代修辞理论的视阈下,从公示语翻译主要体现的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价值及社会形象塑造和文化传播价值等多层面的社会价值出发,尝试对《译写规范》制定的原则和要求进行解读、分析和论证,探讨公示语译者必须具备的修辞意识,以更好地实现公示语翻译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社会价值;译者;修辞意识
 
翻译评论
多模态边界写作中的三维翻译与文化杂糅
王悦晨  南洋理工大学
 
摘要:本文以美国华裔作家杨瑾伦的漫画小说《美生中国人》为切入点,探讨边界写作中写作与翻译的关系,聚焦文本中的三维翻译表征,以及在意义建构过程中所出现的文化变形与杂合。由于作家本人就是一位“美生中国人”,同时在创作中采用了漫画这种多模态的表现方式,因此其写作过程就始终处于一种三维翻译的认知模式,即英语写作中的由汉语到英语的语际翻译模式,由英语到英语的语内翻译模式,以及由文字到漫画的符际翻译模式。在这特定的边界写作之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杂糅和变形。本文将聚焦这些杂糅和变形,并从描写翻译学的角度,对其文化价值展开讨论。
关键词:边界写作;三维翻译;变形;杂糅
 
 
林太乙的翻译与创作互动研究:写中有译
王琴玲    黄勤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林太乙旅居海外多年,深谙两种语言和文化,用英文创作了很多作品。她的英文小说几乎皆以中国和中国人的命运为主题,表达对家园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意识。本文拟从“异语书写”的角度分析林太乙英文写作中的文化翻译现象,归纳总结其“写中有译”的文化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探讨林太乙在翻译与创作的互动中其“作家译者”身份的构建。
关键词:文化翻译;异语书写;写中有译;翻译策略
 
学术争鸣
一字之别,谬以千里
——道安五失本研究中的两大问题
蒋林  吉首大学
 
摘要:在道安所有的译论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五失本”之论。自提出以来,颇为后世学界所瞩目。然而,在现有关于“五失本”的研究中存在着“胡”“梵”不分的问题,造成引用不严谨、解读不准确之弊。本文立足于相关史料,对此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认为道安在最初的序文中使用的应是“胡”字而非“梵”字,而且就早期汉译佛典的原本语言而言,“五失本”中的“胡”字不仅仅指梵文,也泛指西域诸国的语言。
关键词:道安;五失本;胡语;梵语
 
实践探索
论儿童文学翻译风格再造的新思路
徐德荣    姜泽珣   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儿童文学是极具文体敏感性的文学门类,文体风格再造不当是困扰译者、影响翻译质量的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儿童文学文体风格的本质,继而以儿童文学中最易被译者忽视的文体特征为例,从多维视角探讨翻译中风格再造的实现,提出从语音、语相、语用和语篇等层面进行风格再造的“多位一体”原则,并借助语音文体学、多模态文体学、语用文体学和认知文体学等文体学分支的最新发展探讨了儿童文学翻译风格再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风格;文体学
 
 
双语互参在俄语诗歌汉译中的作用
赵小兵  四川外国语大学
 
摘要:诗歌翻译之双语互参式审美意义重构,除了基本词句义,应特别重视意象、意境及诗语节律美的体现。为了克服双语差异带来的困难(抗译性),翻译有时变成了创作,不仅是译者为之,而且是双语互参所致。双语互参在诗歌翻译的意义重构中发挥着语言自身的创造力与诗学功能。
关键词:诗歌翻译;意象再造;意境再造;诗语节律;双语互参
 
 
英文摘要
 
Theoretically 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1987 - 2017

By LAN Hongju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China) p.7
 
Abstract: China’s first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lation theory in 1987 opened a new chapter in the country’s long tradi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rking the start of a theoretically focused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as both a branch of TS and a discipline in its own right. Since then, practitioners of this field have gained a strong sense of theoretical and disciplinary identity, scoring great achievements in mapping the structure of TS, addressing the basic issues concerned, conducti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and exploring sub-disciplinary areas. Reviewing the accomplishments of 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is paper calls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ree directions: 1) to lay more emphasis on the study of disciplinary functions; 2) to seek out more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TS; 3) to continue re-conceptualizing the nature of the discipline; and 4) to promote the diversity of scholarly approaches to TS.
Key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 China; disciplinary identity;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translation; sub-disciplinary areas of TS
 
Literary Translation as a Means for Reconstructing National Image: The Narratives of China and the Back-Translation of Its Culture
By TAN Zaixi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p. 17
 
Abstract: As a special form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translation has been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eping this crucial role within its purview,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entral theme of Liang Zhifang’s newly published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Nation Building, re-examining the concepts of translation-enabled nation building and national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exploring issues pertaining to what the notion of “China image” connotes, how this image has been and can be constructed/re-constructed in and through translation, and how significant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Pearl Buck’s China narrative, The Good Earth, can serve as a form of “cultural back-translation.” By reflecting on these issues, the paper hopes to shed fresh light on the study of the above-mentioned topics within the contexts of the fields concerned.
Key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Good Earth; China narratives; imagological reconstruction; cultural back-translation
 
Practicing Translation in Yan’an during WWII: A Study in the Light of Bourdiesque Conception of Capitals
By WANG Xiangb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China) & MU Lei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China) p. 26
 
Abstract: Many questions remain unanswered about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aking place in Yan’an during WWII, such as how those activities were related to Yan’an’s status as one of the command centers in China’s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what roles translation played in Yan’an Regional Government’s image-projecting and legitimacy-constructing efforts; how the activities reflected the leadership Yan’an was exercising at a life-and-death moment for the Chinese nation; what were the mechanisms whereby translation contributed to the fostering of combat spirit for both the military and the civilians under Yan’an’s command, etc. Applying Bourdieu’s conception of four major kinds of capitals as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article subjects the questions concerned to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Its findings are expected to offer a fresh way of thinking about translation and war, and to expand the scope of applicability of Bourdieu’s notion of capitals as well.
Keywords: Bourdieu’s conception of capitals; World War II; China’s War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Yan’an; translation; studies of translation and war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