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17-03-20
 
特约专稿      
关于外语学科翻译成果认定的几个问题   许钧 5
       
理论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内涵与路径 胡开宝 谢丽欣 1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的翻译观研究  韩红建   蒋跃 19
视译认知加工模式研究 刘进 许庆美 25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翻译研究   杨艳 31
       
译史纵横      
狄公案系列小说的汉英翻译、异语创作与无本回译­——汉学家高罗佩个案研究 江慧敏 王宏印 35
       
译介研究      
岭南文化负载词对外译介的语用模式——以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文本为例 王海 王海潮 43
       
翻译教学      
专题口译课程中的知识积累与技能强化­——广外口译专业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之三)   贾兰兰 52
       
书刊评介      
迈向系统化、渐进式口译教学法——《会议口译:课程全书和教学指南》评介   姚斌 56
       
译家译事      
飞鸿雪泥译一生——杨宪益诗歌翻译与创作 辛红娟 唐宏敏 60
       
学术访谈      
对当前翻译研究的观察与思考——张柏然教授访谈录 陶李春 张柏然 66
       
业界视点      
创建全球政产学研协同平台 推动世界翻译教育事业发展——世界翻译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翻译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 邹兵 赵军峰 72
翻译研究:现状与未来——记“首届翻译学国际前沿课题高端研讨会” 张政 王克非 75
       
翻译评论      
闵福德《易经》英译述评 卢玉卿 张凤华 79
       
学术争鸣      
《图像理论》核心术语ekphrasis汉译探究   裘禾敏 87
       
实践探索      
《中国关键词》英译实践探微 蔡力坚 杨平 93
试论汉译梵词在《西游记》英译本中的体现和翻译   王镇 105
       
·翻译工作坊·      
典籍英译训练的惑与得——以《道德经》英译为例   吴文安 111
       
·自学之友·      
英译汉:6 Big Changes Coming to Android Phones (Rob Pegorar)   常玉田 译 115
翻译导读:联系实际  译对最重要——兼谈商务英译汉的特点   常玉田 116
汉译英:独处是一种能力(林巍)   林巍  译 120
翻译导读:微妙之处寻等值 林巍 赵友斌 121
       
·词语选译·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英文摘译)     126
 
英文摘要   
信息广角   
邮购信息(封三)本刊稿约(封三)会讯(110)
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名单(119)
CATTI杯第二十九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规则(封底)
2017年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封二)

本期主要论文摘要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内涵与路径
胡开宝    谢丽欣  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学界对译者风格内涵与属性的认识比较模糊、片面,而该领域的研究范围也有待拓展。本文在分析译者风格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之上,从词汇应用、句法结构应用、叙事特征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应用等层面梳理了译者风格研究的进展和问题,详细分析了译者风格研究的具体路径。作者认为,译者风格是译者翻译不同作品所呈现的连贯一致、且区别于其他译者的个性特征。译者风格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变动性、独特性和系统性等特征。译者风格研究涵盖语言特征层面的译者风格研究和非语言特征层面的译者风格研究。我们可以基于相关翻译事实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描写和归纳译者风格,并从译者自身因素和非译者自身因素分析译者风格形成的原因或制约因素。 
关键词:语料库;译者风格研究;内涵;路径
 
Towards a Corpus-based Study of Translator's Style
By HU Kaibao & XIE Lixi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p.12
 
Abstract: Despite a growing scholarly interest in the translator's style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exactly how the style should be defined remains unclear.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translator's style ought to refer to the sum total of variable yet systematically and consistently manifested features of translation unique to a translator. For a proper study of such a style, the paper further urges that a corpus-based approach be adopted whereby not only features of translated texts on lexical, syntactic, textual and narrative levels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ut how these features come about is also explained in reference to the underlying causal factors.
Keywords: corpus-based study; translator's style; connotation; approach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的翻译观研究
韩红建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蒋跃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本研究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视角,对译者的翻译活动进行考察,试就新语境下翻译观的界定展开讨论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提出,译本的产生并非从源语到译语的线性转换,而是译者在复杂系统中与其他主体在复杂环境中相互适应的产物。因此,翻译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典型特征,翻译也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鉴于此,对翻译的界定应当突破传统“语言中心主义”所倡导的“忠实”和“对等”的二元对立翻译观的束缚,构建基于“多元”、“动态”、“适应”、“平衡”以及“和谐”理念的新型翻译观。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 ;适应 ;翻译观
 
Rethinking Translation in the Light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By HAN Hongjia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China /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Xi'an, China) & JIANG Yu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China) p.19
 
Abstract: Drawing on insights from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CAS), this article re-examines the activities taking plac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imary among its findings are that translation ought to be seen as the outcome of the translator's adaptation to other entities in a complex system, that as such, translation possesse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and that it even qualifies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in itself. These findings subvert the traditional linear conception of translation and they call for an end to the subscription to lingocentric criteria such as "faithfulness" and "equivalence." In place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and within the new CAS-inform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notions such as "pluralism", "dynamism" ,"adaptation", "balance" and "harmony" ought to emerge as the new conceptual cornerstones for an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on.
Keyword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self-adaptation; translation view
 
视译认知加工模式研究
刘进  许庆美  安徽工程大学
 
摘要:本文借鉴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在对国内外现有翻译认知模式分析基础上,尝试构建视译的认知加工模式,并对视译的心理加工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多维度地补充和修正了目前中国大陆使用较多的视译认知加工模式,旨在探究这一特殊翻译形式的本质、特征、机制和规律,为视译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视译;翻译;认知模式;信息加工
 
A Proposal for a Cognitive Model of Sight Interpretation
By LIU Jin & XU Qingmei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nhui, China) p.25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 survey of relevant theories and research finding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we propose a cognitive model for sight interpretation. This new model makes it possible to re-describe sight-interpreting process in cognitive terms and to identify the essential or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pecialized genre of interpreting. It is also capable of revealing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s and rules underlying sight interpreting. Complimenting and modifying the currently received approaches to studying sight interpretation in Chinese mainland, the proposed model would add in particular to the theoretical sophistication as well as the pedagogical efficiency of the area of inquiry in question.
Keywords: sight interpretation; translation; cognitive mode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关于外语学科翻译成果认定的几个问题
许钧  浙江大学
 
摘要:通过对翻译成果认定的现状分析,文章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翻译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翻译成果的认定有多种渠道,相比较而言,国内高校教师职称系列评审的有关标准对翻译成果没有予以科学的评价和充分的认可。针对高校对翻译成果的价值认识不足的普遍情况,文章就翻译的学术价值作了探讨,指出了翻译成果具有包括学术资源、理论创新与人文关怀等多重的价值。进而根据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要求的条件,从学科建设、学科评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翻译和翻译研究的重要性,为翻译成果的认定提供了可参照的路径。 
关键词:翻译成果;认定;学术价值;职称评审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翻译研究
杨艳  南京大学
 
摘要:文学伦理学批评是近年来文学批评界快速兴起的文学批评方法。该批评方法从伦理视角阅读、分析、阐释和评价文学作品,强调文学的教诲功能和批评家的道德责任。聂珍钊教授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论,创建了完整、系统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话语体系,并成功演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为传统文学批评方法注入了一股清泉,对我国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学术价值理应引起国内译学界的重视。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翻译学研究;跨学科;指导意义
 
狄公案系列小说的汉英翻译、异语创作与无本回译
——汉学家高罗佩个案研究
江慧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王宏印  南开大学
 
摘要:本文论述高罗佩由汉语英译并用异语创作的狄公案系列小说及其无本回译,发现在这种从中文到英文再返回中文的奇特文化旅行过程中,狄公形象及其中国公案小说发生了一次次的变异。作者与译者所采用的创作与翻译策略,成功地跨越了中西文化差异,受到中西方读者的极大欢迎与认可,很好地传播了中国古老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本文作者将对这些创作与翻译的手段予以探讨,并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模式做出思考,以期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有所启发,并弥补当前狄公案小说翻译研究之不足。 
关键词:中国公案小说;狄公;高罗佩;异语写作;无本回译
 
岭南文化负载词对外译介的语用模式
——以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文本为例
王海  王海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19世纪上半叶,在华外国人创办的旨在向外国读者译介岭南风土人情和中国社会状况的英文报刊中出现大量的岭南文化负载词汇。以在华传教士为主的外报作者群体在编纂英华字典和办报过程中针对岭南文化负载词形成了“粤语音译+意译(+副文本)”的译介模式,即先给出词条的粤语罗马化注音,再做出英语意译,有时在词条后插入副文本—围绕该词条的中西文化差异之评论。这样的语用翻译模式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为现当代岭南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译介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在华英文报刊;岭南文化负载词;语用模式
 
专题口译课程中的知识积累与技能强化
——广外口译专业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之三)
贾兰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本文以口译教学的“广外模式”为框架,重点关注该模式中的专题辅线部分,探讨在专题口译课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主题和语料的选择、课程进度安排、译前准备等环节的设计与实践,强化学生的言外知识和口译技能,进而提高其口译能力。希望能为口译教学特别是专题类口译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口译教学; 广外模式;专题知识;专题口译
 
翻译教学
迈向系统化、渐进式口译教学法
——《会议口译:课程全书和教学指南》评介
姚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本文是对2016年6月出版的新书《会议口译:课程全书与教学指南》的介评。本文首先介绍了本书作者概况,继而对本书主要内容及特色加以简要介绍与评论,最后讨论了本书内容在我国会议口译教学中的适用性。本书倡导“渐进式仿真”,主张通过教与学的密切配合实现口译学习者从入门到实战的顺利过渡。本文认为,本书提出的教学理念及相关原则将推动口译教学向着系统化、渐进式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会议口译;渐进式仿真;共生
 
飞鸿雪泥译一生
——杨宪益诗歌翻译与创作
辛红娟    宁波大学    唐宏敏  长沙理工大学
 
摘要:从先秦文学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从《奥德修纪》到《卖花女》,杨宪益译著跨度大、数量多、质量高、影响深远,几乎遮蔽了他的诗人身份。本文从杨宪益师从魏汝舟、受教布伦顿、跻身诗友社、出版打油诗等几个历史时段,描画其结缘旧体诗,投身中外经典巨著翻译的历史情由,探寻杨宪益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与翻译的关系,以期为杨宪益整体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杨宪益;旧体诗;诗歌翻译
 
对当前翻译研究的观察与思考
——张柏然教授访谈录
陶李春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大学    张柏然  南京大学
 
摘要:21世纪以来,伴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推进,翻译功用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更加紧密相关,大数据和语言服务等概念深入人心。张柏然教授基于自身四十年的翻译教学与翻译探索的经验,论述了他对中国当前翻译研究的观察和思考。
关键词:传统译论;大数据;语言服务;新思考
 
创建全球政产学研协同平台 推动世界翻译教育事业发展
——世界翻译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翻译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
邹兵  赵军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全球翻译教育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创立,对于推动世界翻译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的创立宗旨、创始单位和理事会组织架构予以汇报,并对翻译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成果予以综述。
关键词:翻译;教育;世界翻译教育联盟
 
闵福德《易经》英译述评
卢玉卿    张凤华  南开大学
 
摘要:《易经》作为六经之首的中国典籍较早传入西方。其翻译,随着历史的推演历经了三个阶段。其中,在第三阶段最能体现其特点的翻译当属约翰·闵福德近千页的译本,不论从内容结构、语言形式上,还是在诗学价值传递、文化意象的保留和详尽的研究性阐释上,都更全面地、更加中国化地演绎了《易经》的全貌及其解释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闵福德;《易经》;《卜辞》;《易传》;《智慧之书》
 
《图像理论》核心术语ekphrasis汉译探究
裘禾敏  杭州师范大学
 
摘要:西方视觉文化研究领军人物米歇尔所著的《图像理论》是有关现代西方美术理论的扛鼎之作,已对国内的图像理论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以其核心术语ekphrasis为例,从词源学着手,考察当今国内学界林林总总的汉译情形,分析ekphrasis不同译名的原因,结合源语语境、术语意识、译语选择等方面探究了西方重要美术论著的术语汉译问题。我们认为,译者是翻译实践的主体,面对学术性著述,一定要有术语意识,努力将西方术语转换成关联度较大、符合专业理据内涵、匹配度较高的汉语译名。
关键词:《图像理论》;ekphrasis;术语汉译;源语语境
 
《中国关键词》英译实践探微
蔡力坚  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  杨平 中国翻译研究院 / 中国翻译协会
 
摘要: “中国关键词”多语信息传播平台由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共同创建。鉴于此项目的重要性,有必要对政治话语特别是关键概念翻译的实践及理论问题进一步深入讨论。本文仅涉及中英翻译。本文强调翻译应既忠实原文,又注意向读者传递信息的需要。所谓忠实,是指忠实于原文核心思想内涵,而非词语的表面意思。忠实性要求确保基本概念准确,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在内在含义上做到不增不减。为了有效传递信息,笔者不认同强行将中文语言特点移植到译文里的做法,而强调需要尊重目标语的习惯,包括英语话语的形合性质、不同于中文的搭配及句型、实现行文连贯的方式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等等。
关键词:政治话语;基本概念;忠实性;可读性;语言规范
 
试论汉译梵词在《西游记》英译本中的体现和翻译
王镇  淮海工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中国佛教术语多来自古印度佛教的梵文译词(以下简称汉译梵词),如何处理汉译梵词将决定《西游记》英译文能否真实地呈现佛教文化的魅力。本文试通过对最具代表性的英国詹纳尔版《西游记》全译本与美国余国藩版《西游记》全译本(以下简称《西游记》英译本)中汉译梵词的英译进行举例和分析,探讨汉译梵词在《西游记》英译本中的体现及其翻译方法。
关键词:《西游记》;汉译梵词;佛教;英译本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