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字图书馆 > 翻译论坛 >

熊光楷:西方对中国韬光养晦一词翻译不准确

来源:《公共外交季刊》2010年夏季号,转载自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6-01-12

内容提示:《公共外交季刊》2010年夏季号刊发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副总参谋长熊光楷:西方对中国韬光养晦一词翻译不准确上将的题为《中文词汇“韬光养晦”翻译的外交战略意义》文章。以下为全文。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时至今日,“韬光养晦”已成为中国对外战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把握中国外交政策的关键词之一。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互动日益紧密。对“韬光养晦”一词的正确理解和准确翻译,无疑将有助于更好地向外界介绍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传统战略文化的了解,维护并进一步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也正是我们在公共外交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韬光养晦”的曲解
  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不少西方人士在解读“韬光养晦”一词时,或多或少存在着翻译不准确,甚至曲解的现象。这些错误的译法和解读又往往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所利用,以此来攻击抹黑中国、鼓吹“中国威胁论”。例如,美国国防部在2002年首次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就专门引用并特别强调了邓小平同志过去提出的“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战略方针,其中“韬光养晦”所用英文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意即“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后,美国政府在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9年等六个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中都采用了同样的英文表述。另外,国外还有一些英文书籍或文章将“韬光养晦”译为“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be weak”,意即“隐藏能力、假装弱小”;“conceal one's true intention”,意即“隐藏真实目的”;“hide one's ambitions and disguise its claws”,意即“隐藏野心、收起爪子”。以上等等,不一而足,其中的潜台词无外乎:“韬光养晦”是中国在特定的内外形势下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在“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手”。
  无庸置疑,上述这些解读完全歪曲了中国和平外交战略方针的内涵和实质,给我们的正常对外交往造成了不应有的负面影响。我在出国访问和参加国内外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时,多次就这一问题做过解释和说明。2006年,我在中国外交学会代表团赴美访问期间,与美前国务卿舒尔茨、基辛格和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等会谈时专门提出,美国政府在《中国军力报告》中对“韬光养晦”的翻译是错误的,美方应当重视这一问题,避免因此引发双方的战略误判,影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
  “韬光养晦”翻译偏差的原因
  应该说,“韬光养晦”之所以被西方曲解责难,一方面深刻反映了西方国家一些人士对华固有的政治战略偏见,以及少数反华势力顽固坚持的冷战思维,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国内对“韬光养晦”的翻译和解释存在疏漏与偏差有关。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辞典》,就将“韬光养晦”翻译为“hide one's capabilities and bide one's time”,这与美国《中国军力报告》中的译法几乎一样。外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中英对照《生活中的中国智慧》一书,将“韬光养晦”解释为“一种为人的策略”,“在时机尚未成熟时,最好先隐藏自己的才能,等待合适的机会”。其对应的英文表述是“to conceal one's fame and ability”;“temporary retirement to bide one's time before going on the offensive”。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误解,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对“韬光养晦”这一成语的理解有误。从本质上说,“韬光养晦”是指行事低调、谦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倡导的一种人生美德和哲学思想,不可等同于“阴谋”“钻营”等处世伎俩。也有人错误地将“韬光养晦”与“卧薪尝胆”相提并论。众所周知,“卧薪尝胆”讲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复仇雪恨的故事,因此“韬光养晦”就被联想演绎出了所谓“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之意。这种不正确的理解和演绎,不应作为重要词语翻译的依据。二是对“韬光养晦”外交战略思想的理解有误。“韬光养晦”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战略方针,决非一时的策略和权宜之计。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韬光养晦”内涵丰富而深刻,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符合国情和世情,强调我们应保持低调,谦虚谨慎,不称霸,不搞对抗,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一心一意谋求和平发展。中国奉行“韬光养晦”的对外战略方针,出发点不是所谓“待机而动” “东山再起”,而恰恰是强调要抓住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这已是被多年来中国的外交实践所反复证明的不争事实。
  正确翻译“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意义
  可喜的是,2009年9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由陈至立同志担任主编的第6版《辞海》中,首次增加了“韬光养晦”的辞条,其解释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与此相关的释义还包括:“韬”指“弓袋”,并有“掩藏”之意;“韬光”指“敛藏光彩”,比喻“掩藏声名才华”;“韬晦”指“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可见“韬光养晦”的核心含意就是不要锋芒毕露,完全没有“掩盖企图”“等待东山再起”之意。第6版《辞海》的准确解释,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方针,更好地开展对外交往和公共外交工作提供了权威依据。根据《辞海》的释义,再对“韬光养晦”进行准确翻译,将大大减少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误解与隔阂。
  我还注意到,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扎卡里亚2008年写了一本题为《后美国的世界》的书。他在论述中国对外战略方针时也引用了“韬光养晦”,而他使用的英文译法是“hiding its light”。这一译法源自《圣经》中的一段话:“Neither do men light a candle, and put it under a bushel, but on a candlestick;and it giveth light unto all that are in the house.”(注:giveth为古体英语,与give语义相同)中文可译为“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后人将上述典故引申为谚语“hide one's light under a bushel”,意指不露锋芒。不过,用“hiding its light” 来翻译“韬光养晦”仍有一些不确切。尽管如此,这种借用西方文化中众所周知的典故或是按西方思维习惯翻译中国成语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有益启示。过去,我们也曾用“keep a low profile”(意为“保持低姿态、保持低调”)翻译“韬光养晦”,但这离完全准确表达其内涵也仍有一定距离,国外人士还难于理解到原词中深邃的含义。
  可以说,如何翻译“韬光养晦”这样涉及中国外交战略方针的词语,关系重大。应在准确把握这些词语权威解释的基础上,力争运用精致的而不是粗疏的、活泼的而不是死板的、有亲和力的而不是生硬的外国语言,将其应有之义准确表达出来。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公共外交、塑造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