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协会动态 > 资讯中心 >

第十一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曁2020年度上海市研究生(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论坛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

  发布时间:2020-10-24
        10月23日上午,第十一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曁2020年度上海市研究生(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论坛颁奖典礼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应培礼,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明明,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言浩教,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史志康,上海外服中心副主任黄冰源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余素青代表外语学院及大赛组委会致辞。“华政杯”决赛选手和2020年度上海市研究生(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论坛参与者及其他各界人士在线观看颁奖典礼。颁奖典礼由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党委书记黄岳峥主持。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应培礼首先向莅临典礼和论坛的各位嘉宾以及媒体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向各位获奖选手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应教授指出,华政现如今已实现重大转变,由千人大学转向万人大学。师资、课程、学生海外学习以及实习促使了高端人才的培养。坚持“法学一流,多科融合”,使得法学以外的学科亦借助法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外语学院实施“借道发展”战略,走出了特色道路。“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走了第一个十年,今年是下一个十年的开局,希望外语学院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明明表示,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国际将更加需要中国。全国人大通过了民法典,为中国的法治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此全世界都十分关注中国。由此,汉译英的法律翻译显得极其重要,而我们急缺这方面翻译人才,“华政杯”为此提供了特别好的平台。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言浩在讲话强调,加大制度性开放的力度,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不会停歇,中国的现代史就是一部开放史。当前正在建设法治上海的十四五规划,稳定透明的法律环境是重中之重,翻译在增加法律的透明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国法律外译仍然偏少,所有的法律法规、和外国人相关的法律,都应当有权威的译本。在外语人才方面的培养,还应该继续加强。
 
 
        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史志康认为翻译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译者对人文的理解,二是语言表达问题。法律翻译的难点在于要精确,所以英语学好很重要。总之,法律翻译者应积极运用自己的技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法律翻译者需要提高技能、丰富知识、开阔心胸。
 
 
        上海外服中心副主任黄冰源特别提到,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思维高度决定人的发展高度。从公司业务情况看,笔译相较口译更稳定,但是无论笔译还是口译,都需要专研到极致才能获得成就,才能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希望未来能继续和华政保持亲密的合作。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余素青由衷感谢专家学者对大赛的支持,并对获奖选手表示祝贺,认为外语学科研究对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理论和实践研究绝非一蹴而就,希望同学能培养应对危机的素养。
 
        本届法律翻译大赛历时数月,得到法律翻译爱好者的踊跃支持,共收到来自194所高校和单位的669名选手的答卷。大赛通过初赛及决赛(在线闭卷和面试)的激烈角逐,共决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20名、优胜奖12名,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周文璇同学获特等奖。上海市“新文科视角下的学术融合•发展•创新”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论坛经过专家匿名评审等环节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9名,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杨嘉仪同学获得特等奖。
 
 
黄岳峥书记主持典礼
 
        此外,本次颁奖典礼特别举办了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翻译实践中心、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翻译智能平台的揭牌仪式。平台目前已囊括了主流英汉、汉英法律词书,采集并整理了高达20余万句对的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多语种对照语料库,吸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文本翻译、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的多国多语种法律翻译数据、2018-2020世界营商环境报告双语对照文本、2018和2020年度金融审判白皮书及十大案例等相关数据。
 
        “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自2010年开始举办,旨在构建全国性法律翻译竞赛平台,选拔并培养优势突出的高端法律翻译人才。本届大赛由华东政法大学、全国翻译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BTI)教学协作组、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法律翻译中心、法律翻译研究所、法律语言学研究所、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研究会承办,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杂志社协办。上海市“新文科视角下的学术融合•发展•创新”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论坛旨在进一步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发挥外语教育和研究在新文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挥高等外语教育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增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交流互鉴、加速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建设。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