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导师培训(安徽淮北)在淮北师范大学开班。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临沂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近30所现有及计划申请MTI授权点的50余位MTI学科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加。本次培训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翻译协会主办,安徽省翻译协会、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邢玉堂,安徽省翻译协会会长徐鸣,淮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玉兰出席开班式并致辞。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邓道贵、外国语学院院长李书影,安徽省翻译协会秘书长程宜等出席开班式。淮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光辉主持开班式。
邢玉堂指出,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是国家翻译能力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翻译专业教师应积极面对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变化,坚定发展信心,坚守人文使命,更新教学理念,着力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与技术应用水平。此次培训是中国翻译协会依托“译训工程”,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具体举措,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翻译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徐鸣表示,加强翻译硕士专业导师队伍建设对推动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次培训汇聚学界和业界顶尖专家和各高校MTI教研骨干,以理论筑基、实践赋能驱动翻译专业教育创新发展,助力教师系统掌握创新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必将有助于构建一支理论素养深厚、实践指导能力卓越的高水平导师队伍。
高玉兰表示,淮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外语学科发展,始终将其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窗口。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深化翻译教学改革,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地域特色文化外译,推动特色翻译项目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打造兼具国际视野与地域服务能力的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高地。
来自天津大学的学员代表殷世宇表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涉及实践教学创新、学位论文与实践成果指导、技术融合应用等专题,切实回应了一线导师的实际教学需求,期待与授课专家和各位学员共同探讨翻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凝聚合力。
本次培训班为期三天,特邀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全国翻译专业教指委秘书长张爱玲,外文出版社英文审定稿专家、全国翻译专业教指委委员黄长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穆雷,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管新潮,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黄协安授课。课程涵盖翻译技术与教学实践、案例教学设计、实践成果选题与认定路径、案例分析与调研报告指导等内容。
自去年7月起,中国译协先后在宁夏、新疆、河南、浙江、湖南等地组织实施了8期翻译专业师资及MTI论文导师培训班,来自全国各高校的500余名翻译专业教师参训。今年6月起,依托“译训工程”,协会在四川成都、吉林长春顺利举办两期MTI导师培训,反响热烈。学员们普遍反馈收获颇丰,满载而归。7月至8月,协会还将在黑龙江哈尔滨和新疆喀什举办两期培训班。
接下来,中国译协将依托“译训工程”,不断加强与全国翻译专业教指委、各教学单位、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以及各地译协的协同合作,全面推动高水平翻译人才队伍建设纵深发展,为国家翻译与国际传播工作大局提供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的人才供给与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