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5月17日至18日,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25年工作会议暨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5年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发布《智能时代高端翻译人才培养济南共识》,全文如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不断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知识供给模式,也深刻影响翻译实践、教育和研究范式变革。面对新时代新需求新变化,高校与翻译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携手共进、守正创新,有机融合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持续深化翻译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以加强国家翻译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培育翻译新质生产力、推动翻译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统筹推进翻译事业全链条改革创新,加快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引领行业以更高水平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此背景下,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25年工作会议暨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5年年会于5月17日至18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与会各方深入研讨交流并形成共识如下:中国式现代化昭示了人类文明的走向,引领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精准对接教育强国战略,推动翻译教育由“翻译世界”向更加重视“翻译中国”的战略转型,以学位分类发展、人才分类培养为抓手,破解翻译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构建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实践驱动、效益评价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差异化定位、标准化衔接、协同化创新的协同育人机制,以精准传神的翻译助力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向世界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家翻译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汇聚行业各方力量协同配合。我们要破除学术与行业壁垒,联通人文与技术双核,打造平台化、项目制、订单式联合培养模式,健全完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翻译人才培养机制。依托可持续的规模化翻译项目,组建跨学科、跨机构、跨区域导师团(组)。构建需求牵引、协同实战、成果转化闭环,产出一批服务国家发展和传播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行业变革与进步的创新性成果。翻译人才是翻译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聚焦培养翻译实践能力和产出创新性翻译成果的要求,构建融通中外的高端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导师遴选评聘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政产学研用各方全程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和评价。构建跨学科、跨部门的成果评价机制、标准和专家库,确保人才培养成效和产出成果契合行业需求和标准,助力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端实践型翻译人才,推动形成翻译领域大师云集、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翻译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工作。我们要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激活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动能,完善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硕博贯通体系。充分发挥翻译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学科交叉融合和垂直领域的特色优势,以人文精神引领技术创新发展和应用,携手推进高端翻译人才的自主培养始终扎根翻译中国的实践沃土,担当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使命。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翻译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肩负着更为重大的使命责任。我们要放眼全球、胸怀大局、以译载道、以译传声,守翻译中国之正、创技术变革之新、通全球治理之脉,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与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