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目前的人机协同口译模式
——在2025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发言
唐闻生
中国侨联顾问、原副主席,中国翻译协会原常务副会长
(2025年4月24日,大连)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我们相聚在春意盎然的大连,讨论“塑造翻译新质业态”的大问题很有意义。
人工智能已经迅速地进入今天人们生产和生活越来越多的方面,有力地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翻译行业也不例外。在笔译方面,人们可以迅速地用人工智能译出初稿,再由人去核正和润色。诚然,对人的语言和知识水平要求更高,但总的效率会显著提高。人机协同的笔译模式,相信社会需求会日益广泛。
口译方面,我请教了外交部翻译司在一线工作的同志,得知外交部迄今还没有在领导人会见或会谈的口译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设备做口译。当然,在口译人员准备口译时,人工智能确实很有帮助,复盘时也是如此。但目前在敏感的外交交往中,口译人员还是不可替代的。保密性且不论,讲话的人可能会有口音,语速未必均匀,周围环境可能会有杂音,机器看不到讲话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也体会不到交谈中的感情色彩和微妙之处。所以,人工智能口译设备还需要进步,而高素质的口译人员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但在企业却有不同。我请教了一家企业,得知他们在与外方业务层级的双边会议口头交流中,大量使用人工智能设备。设备的反应会滞后几秒,但因熟悉相关业务,可以翻译出基本大意。使用者也不要求翻译有多么出众的文采,讲清楚意思就行。拥有大量海外业务的公司,难以找到足够能用不同语言从事口译又熟悉行业业务的翻译人才奔赴各地,使用人工智能口译设备就成为了优先选择。使用过程中,需同时有人在后台把关,如设备有误,可以及时纠正,因此应当属于人机协同模式。这类人工智能口译,应用于比较基层的业务交流,并且需要给设备输入大量正确的有关业务术语和表达方式,使它的工作能够优于只有一般业务知识的口译人员。这类设备,还需要研发部门不断改善它的能力,目前还没有应用于高层领导的口译服务中。
我也请教了人工智能口译设备的研发人员。得知人工智能口译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是由源语言的口语转换成目标语言的文字,这些文字可以同时打在屏幕上;二是由目标语言的文字再转换成目标语言的口语,由耳机或扩音器播出。整个过程,目前都需要人在后台监督,以便纠正出现的谬误,因此也应属于人机协同的口译模式。前一个过程,如是在通用语言之间(如中英文),效果尚好。当然如遇讲话者具有口音、语速缺乏连贯性等问题,技术尚需改进。效果也取决于讲话者的周围环境,如周围杂音较多,设备难以分辨,转换过程也会受到影响。后一个过程则更复杂,可能会出现卡顿、不流畅、甚至中断等问题。因此,口音浓重的通用语言讲话者之间,以及非通用语言的讲话者之间,目前还不适用人工智能口译设备。目前人机协同口译模式可能更适合于信息补充,如:在配置同声传译人员的同时,在目标语言受众面前放置屏幕,屏幕上的文字可能会更完整,可以在口译人员出现遗漏时作为补充。它也适合垂直系统内部的基层业务会议,因为其时延不会显得那么重要,它存储的语料库使它能在翻译专业技术术语时,比一般的文科出身的口译人员更准确。对于海外业务广泛、需要经常举行基层业务会议的企业来说,不知疲倦并经过训练的人工智能口译设备可能会优于聘请并培训大量的口译人员。
近日有媒体信息称,为应对美国关税霸凌,义乌商贸城的女老板们正在积极接触其他客户,扩大销售范围。为便于和喜欢直接打电话或语音的中东客户打交道,有的在努力学习阿拉伯语。今年商贸城新开了阿拉伯语课,每天40分钟,连续一个月。不知人机协同口译模式能否服务于这些努力拼搏的人们。
综上所述,在我这个没有使用过人机协同口译模式的人看来,人工智能口译设备目前虽然还处于人机协同口译的初级阶段,但已有相当的应用范围,并受到欢迎。我们使用者和研发者应当通力合作,精心呵护,热情培养,使它不断进步。这将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更大的可能,如我们所愿:塑造翻译新质业态,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人机协同口译模式,仍然离不开人。需要能够及时发现机器的错误并迅速纠正的人,需要能给它提供丰富的语料库并帮助它作出正确选择的人。而且,现在高度敏感的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口译,还是需要高水平的口译人员担任。切不可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放松对高端人才的培养锻炼。目前,有人感到有些隐忧:一是很多高水平外语人才不愿再从事翻译工作;二是能驾驭机器的译者水平得比机器高才行。有人反映,现在很多高校外语专业开了人工智能翻译的课,但学生用于语言训练的时间少了,语言功底反而打得不扎实,应引起注意。
这就要请求培养翻译人才的院校和使用翻译人员的单位,努力在实践中助力人才成长,使他们具备足够扎实的中外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以便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需要由人员承担的高层敏感问题的口译工作代代相传,一代更比一代强。也使仍需要人来帮助纠错的人工智能口译设备不断进步,减少错误率,扩大应用范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中指出:“我们要强化用文化同世界对话的理念”。提升口译水平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以上是我关于人工智能重塑翻译行业背景下,人机协同口译模式的点滴体会,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