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 会员动态> 正文

甘肃政法大学举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论证会暨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座谈会

2024-12-09

来源:中国翻译协会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1月30日下午,甘肃政法大学举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论证会暨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座谈会(简称“论证会暨座谈会”)在文翰楼903室举行。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友义,第四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军峰教授,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专家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兰州城市学院原副校长姜秋霞教授,《外语与外语教学》主编、大连外国语大学邓耀臣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成员、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西北民族大学王谋清教授,甘肃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北师范大学师曹进教授等专家出席论证会。甘肃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史玉成教授出席论证会暨研讨会并致辞。校研究生处副处长高成军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刘熊擎天博士、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和专任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院长马彦峰主持。

图片


图片

甘肃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史玉成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培养方案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我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要结合我校法学学科优势,凸显“翻译+法律”交叉学科特色;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的翻译实践能力;要严格按照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翻译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加强学位论文管理,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甘肃政法大学高度重视并深入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简称“三进”)。《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中英文版已融入外语课堂教学中;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优化课程设置,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纳入必修课体系;《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作为必修课程的主干教材进入课堂教学全过程,成效显著。

专家们指出,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翻译人才是主力军,高端翻译人才培养迫在眉睫。甘肃政法大学翻译(法律笔译)专业硕士点专注于培养高端法律翻译人才,将为推动涉外法治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对外传播中国法治声音做出积极贡献。

图片

黄友义指出,要加强翻译专硕实务导师队伍建设,聘请翻译实务部门的翻译工作者作为翻译硕士生导师,同校内导师共同开展翻译实训实践教学;同跨国公司、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培养翻译硕士人才实践能力。黄友义对我校推进“三进”工作的方案和取得的进展表示充分肯定,要加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中“依法治国”相关内容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的国际传播意识和能力。

图片

赵军峰教授指出,要按照《2023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核验指标体系》《翻译专业硕士学位基本要求(2024版)》等文件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必修课程应开尽开,如《中外翻译简史》《笔译理论与技巧》《文学翻译》等课程。对于我校推进“三进”工作,他建议做好特色做法凝练,进一步鼓励教师编写相关教材,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文著作融入更多课程教学中。

图片

张法连教授指出,优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项目如中华学术外译来开展翻译专硕人才培养,提高师生的法律翻译实践能力。翻译专硕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设置中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和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作为翻译专业硕士的评价工具之一,提高人才的法律翻译能力;要设置汉语语言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水平。对于我校推进“三进”工作的做法和成效表示肯定,建议教师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反哺课堂教学。

图片

姜秋霞教授指出,要尽可能开设几门通识性、基础性课程,尤其是语言类课程,夯实学生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基础,同时要凸显法律翻译特色;要探索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路径,使学生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对于我校推进“三进”工作十分肯定,建议通过翻译人才培养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语版本的对外传播。

图片

邓耀臣教授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翻译专业硕士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翻译专硕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有“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凸显“人工智能+法律翻译”的特色,让人工智能赋能翻译专硕人才培养。同时,建议教师应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文本的学术研究,推进“三进”工作更深更实。

图片


李正栓教授指出,高端翻译人才培养不仅立足甘肃、面向西部,还应面向全球,要具有国际视野。翻译专硕培养方案整体上特色鲜明,培养年限设置合理。建议加强学生汉语和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推荐阅读书目中应体现一些法律文本阅读书目。他对于我校推进“三进”工作的安排部署给予充分肯定。

图片

王谋清教授指出,翻译专硕培养方案特色鲜明,依托甘肃政法大学法学学科优势,培养法律翻译高端人才,前景广阔,未来可期。课程开设方式、推荐阅读书目方面还可以进一步调整优化。他对我校推进“三进”工作的做法表示肯定,建议通过举办演讲、写作、辩论、翻译等赛事,使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汉语和英语两个版本的内容。

图片

曹进教授指出,翻译专硕人才培养工作重心应放在在翻译实践能力培养,因此,课程设置中一定要加强实习实践课程比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翻译实验室建设、翻译案例库建设,充分利用翻译软件、翻译平台加强学生翻译实践锻炼。对于我校推进“三进”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建议教师积极开展《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优秀教学案例库建设。


学校外国语学院负责人表示,后期将认真梳理并落实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认真修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一步开展教材建设、教师培训、学术研究、实习实训等工作,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英文版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研究中,提高教师的《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课堂教学能力,不断将“三进”工作推向深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供稿:甘肃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