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译家之言> 中国翻译年鉴> 正文

翻译行业的“百科全书”——我国首部《翻译年鉴》问世

2016-01-12

来源:中国翻译协会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各项交流日益密切,翻译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翻译事业同样有了巨大的发展。目前翻译行业,已成为拥有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市场年产值达200亿元的文化大产业。由于翻译涉及教育、外事、外宣、科技、出版等许多部门,至今缺乏统一的管理,长期以来要想了解我国翻译事业较全面的情况相当困难,想查一些信息和数据,往往不是难找就是差别很大。现在好了。中国翻译协会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编纂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翻译行业的“百科全书”——《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外文出版社,2007),它填补了我国翻译年鉴类综合志书中的一项空白,是我国翻译事业的一项重要基本建设。纵览这部近百万字的《翻译年鉴》,它至少起到了如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积累和保存史料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翻译的对象、构成、功能、载体、手段及衍生物等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这许多变化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既昭示着翻译事业不断前进的步伐,也积累了发展中的成功与缺憾、启迪与反思,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翻译事业珍贵的史料。这部《翻译年鉴》在反映史料上有两个明显特点。其一,年鉴顾名思义只反映报告年的史料,而本年鉴,虽然署名是2005~2006两年,但因它是首次编纂,书中还附彔了1982年至2004年期间相关的资料和数据,所以,它可以算是中国译协成立以后中国翻译界24年以来集珍贵翻译史料大成的“大年鉴”。其二,本年鉴的涵盖面,比普通年鉴更广更全。它不仅收彔了翻译法规、翻译机构、翻译大事、翻译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成果、翻译社团、翻译获奖人物、中国译协主要工作等等通常年鉴都包含有的门类,而且还根据翻译行业的特点,收录了像“国际翻译日系列活动”、“中国国际翻译文化周”、“申办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世界翻译专业组织”等涉外内容,并针对翻译产业化的趋势,增收了不少像翻译公司、翻译培训、翻译出版、翻译资格考试等面向市场的翻译服务资料,其中不少统计资料都是在社会上首次公布,使本年鉴成为有一定权威性的翻译数据库。、

第二,规范和指导现实的作用。年鉴虽然是已发生事实的记录,但其中有些记录,对现实仍具有借鉴或指导意义。本年鉴的内容中,既有“过去式”,也有“现在进行式”,甚至还有足以启示今后的“将来式”。不仅所收录的涉及翻译的法规、条例、实施办法、暂行办法等,在有效期内对翻译行为具有约朿力,而且收录的许多重要人物在各种会议上有关翻译的讲话,如关于翻译地位、作用、责任、使命、职业道德等的论述和期盼,对翻译工作者的今天或明天,无疑都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例如本年鉴收录了季羡林、草婴、高莽等10位翻译家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的事迹,以及2001年至2006年受中国译协表彰的资深翻译家的名单,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都将对广大翻译工作者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第三,促进国际交流的作用。中国译协是国际译联亚洲翻译家论坛的倡导和发起者,并分先后于1995年及2004年两次成功举办亚洲翻译家论坛,2008年8月4日至7日,又将在上海承办“笫18届世界翻译大会”。这是国际翻译界历史上首次在亚洲举办这样的大会,届时将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翻译学术和翻译行业领域的代表,围绕“翻译与多元文化”这个主题共商世界翻译大计。本年鉴详细收录了这次世界性大会,从申请到申办成功全过程的特别报道,再加上书中其他翻译史料,可以说这本《翻译年鉴》,不仅为世界翻译大会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更为促进国际翻译交流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最后还想说两点。一是本年鉴“卷首语”中,用了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坦言本书存在的三个方面“先天不足”,这种严肃认真的编辑出版态度值得赞扬;二是我冒昧期盼,将来能否摘取精华,再出一本《中国翻译年鉴》的英文节选本?因为这些信息,外国也有人需要了解。

(本文摘自《2007~2008中国翻译年鉴》《翻译行业的“百科全书”——我国首部《翻译年鉴》问世》一文;作者:李景端/资深出版人、原译林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