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安音乐学院主办、陕西省翻译协会协办的“第二届陕北民歌译介全国学术研讨会”,于12月8日上午在音乐学院拉开帷幕。出席开幕式的主要领导有: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甘世平,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孙卫国,副院长白陆平、韩兰魁,陕西译协主席安危,副主席马珂,音乐学院原副院长罗艺峰及基础部主任赵岩。我国翻译界知名专家、教授和音乐学家以及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西安晚报、西安日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文化艺术报等媒体记者近70人参加了开幕式。
中国译协副会长,陕西译协安危主席与音乐学院两位副院长为“陕西译协音乐翻译专业委员会”成立揭牌
陕西译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马珂代表陕西省翻译协会致辞。孙卫国代表音乐学院致辞,他说:陕北民歌既是“民间的民歌”,又是“民族的民歌”,它表现了陕北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鸣,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安危、孙卫国共同为近日由音乐学院与陕西省翻译协会合作而成立的专业学术团体——陕西省翻译协会“音乐翻译专业委员会”揭牌。
研讨会期间,陕西译协20多名理事分别用英、俄、法、阿拉伯语演唱他们自己翻译的陕北民歌。陕西译协副主席,西北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胡宗锋教授在研讨会后做了精彩点评。
会议还讨论了明年举办陕西大学生“陕北民歌外文演唱比赛”的可能性,力争把“陕北民歌全国译介研讨会”及“大学生陕北民歌外文演唱比赛”长期坚持下去,做成一个全国惟一的文化品牌,目的在于让陕北民歌最终走向世界。
陕北民歌既是“民间的民歌”,又是“民族的民歌”,它表现了陕北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鸣,是陕北人民用老头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民族之韵和文化标本,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将优秀的陕北民歌以新的语言形式推展到世界及国内各种文化活动之中,2009年西安音乐学院和陕西省翻译协会首次合作,成功地召开了“第一届陕北民歌译介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者从陕北民歌的挖掘推广还是学术研究等方面跨学科、多角度地就陕北民歌的翻译心得及相关译介情况做了广泛的研讨和交流。目前,陕北民歌普及、发展的态势很好,已被国家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